周朝没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制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周朝没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制


五爵都是哪五爵?公、侯、伯、子、男张口就来,多么爽脆的答案,呵呵。咱们中国一直都这儿五爵,对吧。直到袁世凯称帝,洪宪封爵,也是这五个等级,对吧。那么这个答案出自于哪呢?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北宫锜qí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孟子说的很含糊,说诸侯们怕影响到自己的权益,对外都不宣布自己的爵位,所以孟夫子声明说:“其详不可得闻也。”孟亚圣他先推责,呵呵。孟夫子生活在战国早期,如果连孟亚圣都不明确周朝的官爵制度,那么谁又应该明确呢?呵呵,可是到了西汉,周朝的官爵制度却开始明朗了起来。《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至此咱们中国的爵位问题好像已经无需再议了,成为定论了。但问题是,有一个情况,始终无法释怀,那就是汉朝人把周朝的爵位说的那么的明确,可在青铜器铭文之中,以及在《尚书》、《易经》等先秦典籍中,却都找不到任何有关五爵的明确信息。
咱们知道,孟子和《礼记》的作者戴圣,都是追求“秩序”的儒家人士,他们的五爵观点应该来自于哪呢儿?咱们再往前找,《左传.襄公十五年》中有这样的话:“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居其列,所谓周行也。”但是请注意,左公丘明可没明确的说这是五爵,只是出现了公候伯子男的字样。如果公、侯、伯、子、男,若明确是爵位,那么甸、采、卫,又是指什么呢?是更低等的官爵吗?但是如果“甸、卫”若是低于“子、男”,那么就与《尚书》和已经发现的青铜器铭文相矛盾了。《尚书》和青铜器铭文当然更准确,对吧。那么《尚书》和青铜器铭文又是怎么记载公候伯子男这些字样的呢?
《尚书.康诰gào》:“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四方民大和会。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 注意昂,这里有候和男的字样,男邦。但没有公、伯、子。但里面有个“甸”,你记住甸这个字昂。再看一个。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