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没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制(7)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当年商纣王改革,要改的是什么?不就是要在地方上直接设置官员,取代原族长统治权嘛,族长得听官员的。而随着井田制这种大锅饭,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咱们上一节讲过,鲁国在公元前594年,就已经废除了井田制,实行了“初税亩”。族长们能够掌控的物资越来越少,可以调动的物资少了,族长的权利也就自然而然的受到削弱了呗。问题都是逐渐凸显出来的,于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地方,实际上已经没有强有力的统治者了,于是各国相继变法。由君主所任命的官员,渐渐的取代了原来族长的治理权,跟商纣王的改革,实际上是一码账。只是一个是水到渠成,而另一个是强力推进。原来的族长作为统治者,当然都是继承制。而君主所任命的官员,在法理上就不能在继承了,这是重大的改变。
那么变法之后,那些被君主任命的官员从哪儿而来呢,主要是从“士”中选拔。咱们讲过周公姬旦的《尚书.多士》,士指的就是读书人,社会精英。后文我会讲到管仲富齐,管仲把齐国编成了22个乡,其中工商乡6个,士乡16个。而这个士乡,指的就是农民乡。因此士,到了春秋时期,指的是农民中的读书人,当然了,那个时代,农民可不代表贫穷昂。农民是以务农为生存手段的人,呵呵,哪个时候,农民实际上都是地主。管仲当时就有制度,作为官员,有责任要向君主推荐贤才,所以到了汉朝也就出现了“举孝廉”制度,官员要定期向朝廷举荐品德好,又有学识的人才。当官的,曾经就是士嘛,他们的经济来源可不仅仅是俸禄,这些官员谁家还没有点土地呢?所以我举荐你的孩子,你举荐我的孩子。当然了,可不全都是营私舞弊昂。所谓门当户对,士与士,联姻的还是士,随着开枝散叶,于是渐渐的,官员阶层被士所垄断,出现了一些士族大家。
中国进入了士族社会。
那么老子、孔子、庄子、韩非子他们为什么还都被尊称为子呢?鲁国当初搞“初税亩”时,孔子还没出生呢。到孔子出生的时候,随着井田制的消亡,伯和子就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了,但毕竟曾经有头有脸的人,社会上都是一些子嘛,大大小小的家族族长。子基本上遍地都是,但伯毕竟是少数嘛。因此“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就传承下来了,你受人尊敬,人家才能称你为子。
好了昂,咱们这就算讲完,所谓五爵中的...现在必须的加上所谓两个字了昂。咱们这就算讲完了,所谓五爵中的候、伯、子。候是职务任命,而伯和子则是社会身份。但有些问题必须得解释,比如说《华阳国志》说:“古者,远国虽大,爵不过子。”常璩是西晋人,他的这种说法,实际上就是受到了汉朝提法的误导。实际上,西周的诸侯国,如随、唐、邓、息,都是紧邻南蛮,不可谓不远,但都是称侯。吴子、楚子、越子、巴子,国家虽然大,但是他们就是别人的枝蔓:吴出于仲虞;楚是昆吾氏的分支;越为夏后少康的庶子;巴,虽然也是姬姓,但却是黄帝的遥系,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都被唤作了“子”。《春秋》中,但凡祖先明确,奉社稷者,皆为侯:黄帝的社稷,薛侯;尧的社稷,唐侯;舜的社稷,陈侯;夏的社稷,杞侯;伯夷的社稷,申侯。其余杂乱无章者,祖先不可考者;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