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恒评《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朗松主义与法兰西的文史之争(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法国学术群像的独特表达
本书的学术主角是古斯塔夫·朗松(Gustave Lanson,1857-1934)。文学圈之外的人一般会问:朗松是谁?就法国学术界而言,朗松就是法国文学界的兰克和古朗士。兰克的地位自不必多说,而古朗士(N. D. Fustel de Coulanges,1830-1889)的《古代城市:希腊罗马宗教法律及制度研究》,可以说是近代法国史学的奠基之作。朗格诺瓦(C. V. Langlois,1863-1929)、瑟诺博司(C. Seignobos,1854-1942)则是古朗士的继承者,他们合作的《历史研究导论》成为兰克的“科学”史学的方法论经典,该书认为“档案被歌颂为过往之事的仅有体现;它还认定,只有通过档案才能触及过往之事。在档案被一份一份地研究之后,事实自然会被一个一个地搞清,最终,也就可以进行一些归纳了”([美]恩斯特·
布莱萨赫:《西方史学史:古代、中世纪和现代》,黄艳红、徐翀、吴延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365页)。

陈恒评《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朗松主义与法兰西的文史之争


朗松,1895年。按照瑟诺博司(译名按学术界约定俗成的译法,没有遵从本书译者)的观点,文学研究现在当属“‘历史学的若干分支’……文学史从此沦为历史学中的一门‘辅助性的科学’,甚至可以说,是最次要的、最可疑的、最难登堂入室的东西……一切所谓‘辅助性的科学’都算不上真正的科学”(31页)。朗格诺瓦断言:“历史学家的真正的作用,就是尽可能地在今人和原初的史料之间建立联系……只要有可能,就应该在实现这个目标后停顿下来。”(32页)他们的这些思想深深刺激了当时的法国文学界。当代法国著名文论家、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安托万·孔帕尼翁(Antoine Compagnon)写于1983年的这本书,讲述的就是处于鼎盛时期的欧洲殖民列强的文化焦虑与知识反应、学术发展与民族意识,这是体现在民族学术方面的欧洲内部纷争,是属于朗松时代的法兰西文史与学术。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