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态与相(11)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注:
1)或者叫李—杨理论,1952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先生合著的两篇文章为此方面的奠基之作。同年早些时期另有杨先生单独发表的一篇相关文章,奠定了算法的基础。我们会在后续详细介绍这三篇文章的内容。
2)该模型通常被称为伊辛模型,笔者窃以为楞次—伊辛之称更能反映这背后完整的研究历程。楞次并未提供具体的计算过程,这也是尽管经过S. G. Brush等人在《现代物理评论》杂志宣传楞次—伊辛模型后(History of the Lenz-Ising Model, Rev. Mod. Phys.,1967,39:883),大家仍多称伊辛模型的最直接原因。但即使抛开楞次和伊辛的师生传承不谈,实际上该模型两个重要特质也分别来自两者,楞次基于早期量子论理论和晶体实验提出必须考虑离散的磁矩取向,伊辛则给出了相邻格点相互作用的形式并最终完成计算。
3)18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查理发现在一个特定的压强下改变温度,体积作为温度的函数是一条直线。19世纪初期(约1801、1802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法国科学家盖吕萨克进一步指出,在理想条件下这个曲线的斜率与具体的气体无关。在盖吕萨克的工作中,他引用了之前没有发表的查理的工作。因此,这个定律被后人称为查理定律。
4)在一些教材上看到类似“人们用p-V、V-T、p-T定律推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论断,其实这三个定律在逻辑上只有两个是独立的。而要想得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必须有个与物质的量有关的条件,也就是阿伏伽德罗定律。
5)这种努力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1908年,来自荷兰莱顿大学的昂内斯实现了氦气的液化。这不仅为低温物理研究提供了先决条件,也为他几年后发现超导现象奠定了实验技术的基础。
6)当时已经实现液化的分子,普遍临界温度比较高。这样它们在常温、常压下已经液化(比如水,临界点为647.3 K、22.1 MPa,温度高于室温),或者比较容易通过某些操作到达临界点以下的温度,实现气体的液化(比如CO2,临界点为304.1 K、7.4 MPa)。而像H2、O2,因为临界温度比较低,实现液化比较困难。
7)当时能够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重要性的科学家并不多,主要包括来自美国的吉布斯、来自英国的麦克斯韦、来自荷兰的理论和实验学家范德瓦耳斯与昂内斯,以及他们分别带领的学术团体。
8)实际上这种早期的定义很难抓住这个词的关键。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杨—李理论提出后,才被冠以“函数的解析性”的内在。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