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要说「节哀」?(6)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元元是一位21岁的女孩,2018年,她的妈妈被诊断患有直肠癌,2021年,妈妈的癌症转移。这期间的两三年,元元一直在做心理建设,但真到了妈妈去世的那个时刻,她还是很难接受这个结局。她几乎是妈妈一个人带大的孩子,妈妈离开后,她觉得自己没有家了。
她陷入了长久的、无法平复的哀伤。关于妈妈的回忆无时无刻地不在她脑海中翻涌,她不想听到声音,也不想讲话,总想哭,哭不出来,吐到胃疼。即便回到了学校开始上课,但她很难专注,每天都很痛苦,甚至一度想到自杀。
元元想过休学,想停下来休整一段时间,和父亲沟通,父亲不理解,这么一件有心理准备的事儿为什么总也过不去,认为她在家更容易「胡思乱想」,在学校还有别的事情可以转移注意力,为了这件事休学「没必要、不至于」。不久后,父亲告诉她,自己要再婚了。
元元也想过很多办法寻求帮助。她看过精神科医生,医生给她开了药,但她能感觉到,精神科医生更多地在乎她生理上的感受,而不是心理。
她还去做过两次心理咨询,朋友的父母是医生,他们帮忙在医院里找了心理咨询师,她和咨询师讲了很多思念妈妈的内心活动,可对方好像并不能听进去她在说什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你最大的压力来源于考研。」

为什么我们不要说「节哀」?


元元的妈妈
元元的处境,也是我国无数丧亲者所面对的困局。中国传统文化忌讳谈死,面对哀伤,人们似乎更愿意强调「坚强」而非「伤痛」,这也导致整个社会对哀伤的认识有限,丧亲者们也长期处在被忽视、不被理解,甚至被疏远、被边缘的境地中。
至亲至爱离世后,他们常常处于双重绑架之中——如果表现得冷静、理智、看上去没有那么痛苦,他们会被认为「薄情」、「冷血」;但如果一直处于悲伤之中,他们又会被贴上「矫情」、「脆弱」、「不够坚强」的标签。
还有人迷信地相信,丧亲者是有「晦气」的,尤其是意外殁子,故而避之不及。丹去世后,刘新宪的一位朋友就与他突然中断了联系,他并没有感到愤怒,只是一种隐痛,没想到在失去了丹之后,竟然还会失去朋友。还有一位母亲失去了儿子,痛不欲生,但邻居们看到她却绕道而行,最后她忍无可忍,只能大喊:「死是不会传染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