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界】异烟肼毒狗:以文明之名启动杀戮是捍卫正义还是为了残忍快意?(5)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小偷家族》中国版海报
在微信公众号“海螺社区”发表的评论中,作者王雨童首先谈到了《小偷家族》一波三折的剧情以及导演对影片节奏的出色把控。影片以一对“父子”在超市盗窃的情节开场,两人收工回家途中,看到一个在室外空间挨饿受冻的小女孩,并把她领回了家。于是观众跟着小女孩一起进入了“小偷家族”的居所:家里逼仄颓败,奶奶剪下来的脚指甲洒落一地,妈妈抱怨洗发水用完了,男孩固执地想在壁橱里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看上去是一个标准的底层家庭,拥挤、肮脏却充满温情。
但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发现这家人越来越不对劲,奶奶面对公职人员时坚称“只有我一个人住”,女儿亚纪同其他家庭成员也十分疏离,观众逐渐明白,原来这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一家人,导演也适时地祭出“联结在一起的不是血缘,是感情”这类金句。然而,反转随即而至,奶奶去世了,一家人冷静、简便地埋葬了老人,并因发现了奶奶在牙具盒里藏的私房钱而兴奋不已,建构在温情帮扶上的“亲情”迅速消弭。随后国家机器介入,观众发现,比大难临头各自飞更冰冷的是主流社会高高在上的审判地位,在主流社会眼中,不符合规范的感情就不是感情,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之下,观众又得以重新认可与“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中无血缘的亲情
王雨童指出,“非传统家庭”题材近年来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许多关注,多到让人必须正视它作为一种社会现实的普遍性。在“东亚美学”的皮囊下,是枝裕和的演说方式更温和、更隐蔽,但并未因此失去效力。家庭既是社会化教育的开端,是规训之始,同时也必然是反抗之先。1991年,女性主义理论家凯斯·韦斯顿提出了“选择的家庭”理论,即一种不由血缘,而是由兴趣、性向、教育等其他因素自由组建的流动家庭,早在上世纪70年代,非婚同居、酷儿家庭、公社家庭等另类家庭模式已经开始探索“家”在血缘之外的维系可能,与各路保守主义者对重建家庭伦理、维护家庭秩序的呼吁相反,多样化的家庭模式有着左翼激进的历史脉络。《小偷家族》也通过一种沉默隐忍的方式提出了类似的宣言:爱是要有所附丽的,但它未必就是血缘;金钱是极为重要的,但它未必控制了一切。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