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在烟纸壳上的老北京(5)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冰镇酸梅汤
清朝末年,从宫里传出了一个秘方,用乌梅、桂花和蔗糖调配恰当,微火烹熬一天一夜,熬出米的汤水,出锅以后,用冰镇凉饮用,酸甜可口,冰凉润喉。喝完清心润肺,消渴祛暑。一时间,“冰镇酸梅汤”名冠京师。专以制作酸梅汤为牛意的小贩,一到盛夏,就挑着漆成红色的木桶,手中用两只铜碗敲打叫卖。酸梅汤的上市,抢了不少茶馆的生意。早年在北京天桥,邱家的梅汤很有名。此外,西单牌楼有个“路遇斋”,东安门丁字街有个“遇缘斋”,前门洞外有个“九龙斋”,琉璃厂路南有个“信远斋”,皆为售卖酸梅汤之著名者。徐凌霄《旧都百话》中说: “旧时京朝大佬,贵客雅流,有瑜工夫,常常要到琉璃厂逛逛书铺,品品古董,考考版本,消磨长昼。天热口干,辄以信远斋梅汤为解渴之需。”据说,京剧大师梅兰芳、马连良、尚小云等人,都曾是信远斋的常客。

印在烟纸壳上的老北京


放鹰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北京周边地区的山里人,除经营山货为生外,还经常进山打猎。这是承继了满人崇尚弯弓习武、骑马射猎的一种习俗。他们狩猎,是以放鹰捕捉猎物为主。一只训练有素的猎鹰,能轻而易举地捕捉狐狸、野兔、黄羊等物。狩猎时,一些人将藏匿于荆棘、野草棵子中的山鸡、野兔惊起,放鹰人立马放鹰扑向目标,一准能将山鸡和野兔捕获。

印在烟纸壳上的老北京


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是老北京的一种传统小吃,有人称其为“苏造肥鲜”,也叫“苏造肉”,是卤煮火烧的前身。小贩出摊是一副挑子,前边一锅炖着下水的老卤汤,里边煮着火烧、煎三角等。有食者,盛入碗内,再加入蒜汁、辣油等调料,好吃不贵,颇有人缘。爱新觉罗·浩著的《食在宫廷》中介绍,乾隆皇帝巡视南方,曾下榻于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中。陈府家厨张东官烹制的菜肴很受乾隆喜爱,后张东官随乾隆入宫,深知乾隆喜爱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称“苏造肉”了。后米, “苏造肉”传人民间,加入用而粉烙成的火烧同煮,便成为大众化的风味小吃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