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分享:电影·启示录——《东京物语》考(17)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一家人到面海的餐厅中举行缅怀母亲的晚宴,长女、长子和三子仍旧旁若无人地斤斤计较,他们逐渐成为故事的前景,而老父和幺女的身影则慢慢淡化,身为外人的寡媳也只是一个影子。也许在努力求生于恶俗现实的人们顽强的生命力面前,准圣人们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批注:揭示的同时也暗讽了圣人的“虚伪”)
本来,小津也不可能抵制人性的厚颜无耻。不如说,这些世俗的闹剧是为了彰显神圣的东西。家族团圆在故乡的街市,只有长逝的母亲是不在的。且子女们已经把母亲看作彼世的他者,惟有餐厅廊下挂着的灯笼映照着的海水,静静聆听着他们对于母亲的微词。似乎稍有察觉而轻微晃动的灯光,则暗示着这正是来自遥远彼世的亡母的目光。
子女们启程后,海边的尾道重又笼罩在圣光中。最后离开的儿媳来给公公道别,两人在阳光明媚的起居室话别的情景,让人回想起影片开端老夫妇出发上京的一幕。但这一夏过去后,相濡以沫的老妻已然不在,坐着的换成了儿媳。
老人感谢儿媳对老妻的体贴,并转达妻子让她忘却战死的次子再嫁的愿望。但儿媳答“我不是什么好人,……我很狡猾。我并不像父母亲想的那样总是怀念昌二。”儿媳既是家庭成员,同时又是个外人,这种暖昧的关系使这个角色意味深长。她以高超演技掩盖了她世俗的一面,使观众相信她的神圣。对于这出人意表的告白,我们只能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失落感。
此时,作为启示录的《东京物语》死了。织就大量谜样启示的经纬被蓦然切断,在人只能是人这个理所当然的事实面前,作为启示录的故事的神秘性被剥夺,降格为普通的人的故事。
人只是形形色色的人这句潜台词,并不是什么金玉之言。这是多数电影的惯用语,特别是在现实主义影片中,这是一个广为阐述的主题。但它在小津这里,却成为悖论。如果依据人只是人这个理所当然的断定,就能够描述无序的现实,那么我们的世界就是建构在文化沙漠之上的。
而这不正是小津式的谐谑吗?即使这只是充满戏谑的空想,我们也能依托干各种视点来反观自身,力图超越人只不过是人这个园囿,从而得到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东京物语》之所以是一部充满各种视点的电影,是无法言说的启示录,正是缘于此。
客观事物的视点、不在的视点、不可视的视点、无序的人的视点、神圣彼岸的视点、作为秩序的他人的视点、或是寄宿于水波的死者的视点,徘徊着、乱反射着,与这混沌的世界融合着,绝对没有某一中心主体的视点。这正是小津作品的风格。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