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哲思享|刘怀玉、王赛:改革开放新时期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术界的理论旅行——以萨特为例(11)

2023-04-26 来源:飞速影视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隐而不彰的原因是现实生活本身的当代意义没有得到充分的自我肯定,因此,这一哲学的当代意义还需再一次历史地生成。为开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首先,要做的是划分近代哲学视域的边界。黑格尔哲学代表着这一边界,这里的黑格尔哲学并非形而上学之一种,而是全部形而上学;其次,必须在存在论(ontology,或本体论)的层面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最后,“对话”仍是呈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意义的最有效途径。这里的“对话”是广义上的,包括文本解读在内。
第四种观点认为:“每一时代真正的哲学都是人的生存的意义的自我澄明。”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以对人的生存的本质性的,批判性的文化精神的自觉为基础。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达到对人之生存最为深刻而全面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人本主义批判,也不仅仅是经济学理论,暴力革命的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不断突破这些具体层面的限制,在人的生存过程中揭示出人的实践本质和超越本性。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人之生存的本质性文化精神的自觉,它的当代性在于它是以回归生活世界为导向的现代哲学的最深刻表现和最内在的自我批判精神。
第五种观点认为,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首先要做的不是反思时代,而是要有方法论上的自觉。即是说,“反省我们讨论问题的语境,话语模式与研究方法,是我们正确言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意义的前提”。当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有两种较有影响的言说方式,一种主张“回到马克思”,另一种主张“马克思走向当代”。不少学者将这两种主张对立起来,这是一种误解。“回到马克思”本来就是一个双重、双向的过程,即一方面回到马克思的经典文本的原初语境,另一方面,回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语境,是一种“历史性的异质视域融合”。因此,“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走向当代”是同一个过程,“返本”即是“开新”,逆溯即是前进。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必须深入了解马克思是如何艰难地摆脱近代哲学传统的。当我们一般地重复萨特的言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哲学时,我们“往往低估了马克思哲学超越近代哲学的困难以及我们理解马克思哲学当代意义时摆脱近代哲学影响的困难”。
另外,学界普遍认识到萨特在20世纪下半叶的法国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因而将其置于后现代的视域中来考察。我们将看到,巴迪欧的事件哲学,福柯的生命政治学以及时下流行的赛博格(yborg)都吸收了萨特留下的思想资源。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