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记忆丨京剧班旧制习俗百题(16)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91)梨园义地 宣武区的陶然亭,早先叫南下洼子,到处苇塘,遍地杂草。再往南走,过了窑台,有个庙叫松柏庵,是当年三庆、春台和四喜班集资购置的产业。这个庙,前院有五间正殿,东、西各有配殿,后院也有五间正殿,东西也有配殿,后院还有两个跨院。庙的周围是梨园义地,所埋的都是唱戏的,故此又管这个地方叫戏子坟。由于原来是安徽、江苏和湖北三省的艺人出资所买,因此又叫徽苏湖梨园义地。这个义地不完全是穷苦艺人的义地,就是名演员自愿埋在该地的,也可以埋。名演员如杨小楼、金少山、高四保、金鹤年、金伯吟等,也都埋在这个义地了。
(92)公寓和私寓 清代自四大徽班进京后,就产生了公寓和私寓的名称。因全班来自外地,当然要集体住在一处,这称为公寓。班里的主演,想安静些研究艺术,在经济条件许可下,自己买了房子,搬到外边去住,这就称为私寓。
(93)抓阄 公寓和私寓都许可收徒弟,所以又有公方徒弟和私方徒弟之称。公方徒弟的生活,当然要比私方徒弟的生活苦一些,私方徒弟不但和师傅同吃同住,而且是名演员的手把徒弟,在艺术上也比公方徒弟容易出人才。名演员的朋友,为了恭维老师,对徒弟称为相公,和平常称呼少爷是一个意思,并非贬意。双方徒弟演出时,为了公平合理,不以名角压人,故此演出的前后,用抓阄的办法来解决,谁抓在前谁先唱。
(94)出戏和派戏 出戏必须了解主演之长,并结合当地观众的欣赏趣味,同时应查阅戏簿子的注释,以保证戏报登出,便能招徕观众。另外要熟悉历史,出戏时不能颠倒历史。派戏是后台管事人的责任了,因早年每天要唱六小时的戏,后台都以二十四刻论,如果所出戏码只有十八刻,那就需要在前边补演六刻戏。所补演的戏,对历史要特别注意,比如大轴出了《失街亭》了,在前边就不能补《七星灯》了。另外还要注意到,两出戏的场子不能雷同,如《打龙袍》和《大保国》两出戏的头场,都是由文场拉“小开门”上皇帝,这就是出乎规则的。
(95)火红扎 火红扎即红扎,是净行带的一种露嘴的髯口。早年四喜班的制度,火红扎是不许单独挂在外面的,必须放在黑扎之下,用后仍要用黑扎把它盖在下面。如果各种扎都有人用了,也要用其它的髯口把它盖上,决不许外露,据说是恐有后台失火之忌。据说这个制度在光绪初就不讲究了。
(96)三鼎甲 “三鼎甲”指的是四大徽班中的三庆班的程长庚、春台班的余三胜和四喜班的张二奎,这三位杰出的演员,在当时红遍北京。朱桂芬老师对我说,当年张二奎被称为“状元”,程长庚称为“榜眼”,余三胜称为“探花”。但其中以程长庚的威信最高,压倒同行,所以后来又尊称为大老板,并任精忠的庙的庙首。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