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笛读《奶酪与蛆虫》:这本迟到的经典为什么值得等45年?(2)
2023-04-27 来源:飞速影视
这些年来,我一直自己践行微观历史,力图改变历史研究者、学生和读者对普通人历史的漠视,而微观史可以说是历史研究范式转移的一个重要契机。但是,对于中国的广大读者来说,什么是微观史则并不是很清楚的,毕竟这是一个新的历史书写形式,特别是我们习惯了历史写作要有重大意义和宏大叙事,对这种研究小人物的历史,还有诸多的不习惯和不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历史写得琐碎、有许多故事和细节,就是我们所称的微观史。例如,如果我们写一本曾国藩或者胡适的书,哪怕细节再多,无论多么细致,也不是我们所称的微观历史。微观历史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写普通人的历史。金茨堡认为,微观历史分析的基本单位应该是人,可以通过各种档案,包括税收记录、出生登记、法院案件等,进行故事的追踪。
根据彼得·伯克(Peter Burke)在《什么是文化史》(What is Cultural History)中的讨论,“微观史学是对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碰撞做出的反应”。按照他的说法 ,是“显微镜成为取代望远镜的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另外,微观史学也是对“宏大叙事”的失望而做出的反应。所谓的“宏大叙事”描述了人类的进步,历史研究中充斥着古希腊罗马到基督教的兴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等等。这些固然是历史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的历史。
《什么是文化史》,[英]彼得·伯克著,蔡玉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
在金茨堡看来,微观历史重视“那些被迫害的和被征服的人”,而这些人 “被许多历史学家视为边缘人物而不予理睬, 甚至通常全然无视”。他不去研究上层,反而去研究一个默默无闻的磨坊主。在过去,哪怕资料再有趣,再独特,如果要使用的话,最多不过“是一条脚注的素材”而已,然而现在“却成了一本书的主题”。就这样,金茨堡便将这本书与过去的主流历史学清晰地区别开来了。
微观历史的思想根源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