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真谈洋泾浜、上海白话文化与华语电影的起源(13)

2023-04-28 来源:飞速影视
张真:
“影戏”这个术语暗示了电影与皮影戏以及其他新旧剧种之间的脐带联系,尤其是和具有现代性的文明戏。在电影史家钟大丰看来,对“戏”的强调而非对“影”的强调曾经是中国电影实践的核心。一些最早的中国电影是京剧表演的纪录,比如拍摄京剧名家谭鑫培和梅兰芳,以及对文明戏的改编。郑正秋入行电影前是一个京剧票友和剧评人,也是文明戏的倡导者。当然,随着早期电影创作者意识到摄影机作为视觉机器的本质,电影是一种比戏剧更复杂的现代商业实践,便去探寻“影/戏”中“影”的一面。

张真谈洋泾浜、上海白话文化与华语电影的起源


徐卓呆反串女性角色

张真谈洋泾浜、上海白话文化与华语电影的起源


《影戏剧本作法》
周剑云和汪煦昌在二十年代为第一所函授电影学校撰写的教材《影戏概论》里,把电影看作包括表情剧在内的各种媒介的历史汇合。两位作者一方面赋予影戏独特的电影化艺术光环以及体制上的优越性,一方面却继续依赖于戏剧的一些美学特征,试图给胶片电影的形式注入有机的灵魂。徐卓呆的《影戏学》(1924)和侯曜的《影戏剧本作法》(1925)对电影和戏剧的关系似乎有对立的看法,前者重“影”,后者重“戏”,但其实“戏”对于他们有不同的内涵:在侯曜那里,“戏”是严肃的“戏剧”,在徐卓呆那里,“戏”旨在游戏,是未必局限于剧场空间的戏趣。显然,陈犀禾、钟大丰等学者对影戏理论的研究是有抱负的,他们希望在西方电影理论体系之外寻找本土电影理论,或者说电影理论的中国学派的可能性。我也认为中国的关于戏剧、图像、视觉方式,甚至宗教的一些理念是有益的资源,从这些角度对电影的媒介本体性提出解释是有意义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