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并不是人类独有的行为,人类也不是那么独一无二的生物(4)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图片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1960 年,考古学家在伊拉克的沙尼达尔洞穴(Shanidar cave)内发现的尼安德特人骸骨表明,试图根据残缺不全的骨骼中猜想尼安德特人具有葬礼以及理解尼安德特人的认知过程其实是很危险的。研究沙尼达尔洞穴出土的化石之后,科学家发现许多尼安德特人墓葬存在的证据。其中一个墓葬似乎尤其引人注目:取自沙尼达尔四号尼安德特人(Shanidar IV)周围区域的土壤样本存在花粉的痕迹。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专家、发掘团队的带头人拉尔夫·索莱茨基(Ralph Solecki)认为,花粉的存在证明尼安德特人埋葬同类时会在墓穴内洒满五颜六色的花朵。这个习惯与现代人类非常相似。
在索莱茨基看来,“花葬”表明尼安德特人已经具备欣赏美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首次发现除了人类之外的其他物种也具备审美能力。他认为,科学家再也不能否认尼安德特人“的确拥有和人类一样的感知能力”。但索莱茨基的观点很快失去说服力:研究发现,沙尼达尔四号尼安德特人周围的花粉其实是由穴居啮齿类动物带进来的。这些动物以独具特色的方式挖掘土壤,在此期间将花粉带到了那里。“花葬”假说的失败让科学家得到教训,从此在以有限化石证据为基础推测人类信念时更加小心谨慎——有时候我们得出的结论并未还原事实原貌,只是满足了我们美好的愿望而已。重新审视索莱茨基的错误时,后世的科学家得出一个结论:他犯下错误也许不是偶然,因为当时整个世界正笼罩在高昂的反战情绪之下(上世纪六十年代,反战游行人群将鲜花放在士兵的枪管内。这一幕被摄影师拍下,成了反战和反文化运动象征与标志——译注)。
如今,大部分科学家都认同尼安德特人的确会埋葬逝者——至少,有一些证据表明部分尼安德特人存在葬礼行为。于是,更令人难以解答的问题出现了: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尼安德特人对死亡的认识是否与现代人类相似?他们是否也会思考来世这样的抽象概念?或者说将会渐渐腐烂的尸体放在生活区域会影响日常生活,因此葬礼只是一种处理尸体的实用性解决方案?
人类学家一致认为,即便以最乐观的方式看待问题,目前的证据也很难将尼安德特人的葬礼与象征性思维联系起来。尼安德特人的墓穴中少有随葬品和其他特征明显的葬礼标志性物品。实际上,早期智人才开始慢慢形成使用随葬品和葬礼标志性物品的习惯。在没有鲜花和随葬品等明显符号性物品的情况下,我们很难真正了解尼安德特人的思维模式。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