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三原)邓厚忠:沉潜静观人生天地间的尴尬与超拔(11)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白色的 黑色的 红色的砖块/彼此依靠着/向上生长/我好羡慕他们彼此顽固地支撑/风雨中也不颤抖和倾斜/谁压迫谁都是一种享受
我深深地品尝了做人的滋味/如今,我愿意平淡一些/愿意活得象风 象石头 象河流 象山丘
当我看见树 植物 鸟或从他们身旁经过/我内心是多么羡慕/他们纯粹地呈现着/并深深地根植于时空/通过枝桠 果实 穗 花朵 颜色 羽毛/悬挂来叙述和表达自己/它们来自于自己而指向自身/绽放 坠落 腐烂/都没有目的
这种“物化”的过程不仅严重到“我”“与山丘、河流、大地并置在一起”,而且严重到“写作不再是我的宗教/世界全都沉默于椅子、床、草丛、阴影中”;严重到“我一个人在一个房间里看见什么都是一/一张床 一台电视 一张地毯 一幅窗帘/一台风扇 一扇门 一个浴室 一把椅子”;严重到“神秘的光辉笼罩万物/人消逝了/它们的声音和灰尘落在青苔上”。这样,人也就回到了自动呈现为自然物质的水准和状态,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地位”被充分消解。所以,笔者在对《窗口》的最初阅读笔记中曾经这样写道:
“在三原长达近两千行的《窗口》一诗里,铺陈排奡,磅礴有度,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幅‘物影幢幢’、‘物灵幽幽’的幻像飘移图景。这幅图景里物化的此在性表明诸神、神性的远去甚或死亡,一旦死亡的气息弥漫开来,世界的暗夜降临,那该是多么让人恐怖、让人惊惧的情景! ”
其次是三原这种非人化“物性”描述的诗写特征必然地导致他诗写的空间拓展,使他的诗写富于空间感、富于建筑意味。在《窗口》里,他多次写到“建筑”、“大厦”、“砖块”、“窗口”至“坟墓”、“街道”、“商店”、“花园”……,这些颇具空间建筑实感的物象系列穿梭往来于阳光、天空、山丘、河流和树林、青草、庄稼、城市之中,使他的诗在空间感上得到了更为恢宏寥廓的拓展。再加上蝉声、雷声、春风、骤雨的渗透和充分物化的“人”的话语的洗刷,他诗歌的空间感似乎就显得格外的澄明自在。如果从全诗二十个小节近两千行的结构组合来看,三原诗歌世界的建构大厦不可谓不恢宏壮观,也不能不说眩人眼目。这种富于建筑意味的空间拓展,不仅使我们得以洞悉神性消失甚或死去的世界里,“人”作为此在的一切情态,而且使得诗人想为一切“物化”的存在寻求存在方式的企图得以充分实现。
但上述一切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只是三原诗写建筑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三原在着力建构他雄伟辉煌的诗写大厦时,一只有力的手在不停地添砖加瓦、堆垒拓展,另一只似乎更神奇的手则在拆解扒除,推塌倾覆。还是在《窗口》这首诗里,当“我从接受河流开始接受了船/我很想成为这条船”时——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