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五章存在主义第四节有神论的存在主义(5)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但他总是以分裂的人格为对照,来阐述人的真实的存在与完整的人格。
第一反思与第二反思
“反思”一词的意义是对原生性的经验的再思考。在最初的经验中,经验的主体和对象是混沌一体的,反思意味着主体与对象的分裂,意味着主体的自觉和对象的呈现。马塞尔在总结他的哲学思想时说:
我不得不说,我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始终围绕着两个初看起来是自相矛盾的主题:一是我所谓的存在的突显,一是存在物的浮现,它们浮现为单独的个体,但被奥秘地连为一体。
这里所说的“突显”和“浮现”都是指主体对于对象的反思。按照主体与对象的关系的不同,马塞尔区别了第一反思和第二反思。
第一反思的对象是外在事物,即时空中的对象。第一反思是抽象的活动,它用概念把握事物的存在和属性,用分析的方法处理事物之间的关系。马塞尔指出,笛卡尔的“我思”就是第一反思的样板。“我思”的对象是时空中的一切,包括我的身体,它按照抽象的本质属性,把一切对象分为两类:物质的与精神的,因此造成了二元论。“我思”也是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模式,可以说,一切科学思维都属于第一反思。但是,第一反思也被应用于人际关系。在第一反思中,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主体,他人都只是像外物一样的对象,人际关系变成了抽象的物我对立的关系,没有温情和爱。
第二反思的对象不是与我对立的,比如,我在倾听贝多芬的交响乐或关爱孩子时,我所反思的是与我不可分离地联结在一起的对象。当然,我与对象的区别仍然存在,但两者区别的方式与第一反思中的情况大不相同。马塞尔用“我”与“我的身体”的关系说明了这一点。在第一反思中,“我思”与“我的身体”被抽象化为两种本质属性、两种实体,处于二元对立的两极。在第二反思中,“我”和“我 的身体”在具体的生存处境之中,身体是我的生存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我的身体也就没有我的存在。但是,“我”不等于“我的身体”,身体从属于我,而又不像外物那样从属于我,它以它物不可替代、他人不可体验的那种方式从属于我。我既不能说“我是我的身体”,也不能说“我有我的身体”;“我的身体”与“我”处于两者之间:它既从属于我,又构成了我。
虽然第二反思也适用于我与物的关系,但它的主要应用范围是人际关系。第二反思中的人际关系是“我”与“你”的关系。“你”既是“我”的反思的对象,又是一个我可以与之交流、与之分享的另一半的“我”。这种“我~你”关系的极端情况就是上面所说的“我”与“我的身体”的关系。我与他人虽然不像与我的身体那样密不可分,但两者的实质是相同的,都处于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境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