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王子尧】中国古夷人史迹与三星堆文化之谜(17)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五、尼姑地区的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
四川广汉“三星堆”古夷(尼)中的哎、哺、宜、舍、尼、能、实勺、咪吐、楚那等氏族部落中族群的文化遗存,现已给不少学者带来了较多的思考。最为主要的是考古与史料都在表明,在中国的远古历史上,曾经生息着一个部落众多分布极广的伟大民族,他们自称为“夷(尼)”。这一来,让我们产生了对中国的远古历史、民族发展史、民族文化史、科技发展史等的研究都有了一种追渊溯源的动力,使更多的研究者不得不对这个族群部落进行重新的思考研究。纵观上述史料,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一些初步的结论:
1、根据彝汉史文献记载,这个古夷族群中的哎、哺、宜、舍、尼、能、实勺、咪吐、楚那等氏族部落,最先发源于云贵高原与古巴蜀盆地。我们知道,云贵高原接近地球赤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茂盛,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从距今1500万年的开远小龙潭腊玛古猿化石,今800万年的禄丰古猿化石,还有是距今400万年的元谋蝴蝶岭猿人岔科化石和距今有250万年的“东方人”化石,另外是距今170万年,且已经学会用火的“元谋人”化石,还有是距今数十万年的“丽江人”“西畴人”化石和距今3~5万年的“昆明人”化石,可以排成序列,至于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几乎遍及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各地。说云南、四川、贵州等高原是中国人的原始发源地,丝毫也不为过。我们也知道,距今18000年~11000年前,地球第四纪冰期过后,气候转暖,冰川大量融化,加之连年暴雨倾盆,使四大洋的海平面上升到了197米,造成了世界性的“大洪水”。
当年的华北平原,华东平原等许多海拔较低的地区,到处一片汪洋,正如《书·尧典》云:“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吕氏春秋·爱美》云:“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横流,无有丘陵沃野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当时还处在渔猎采集时代,大多沿江河湖海边居住的先民遭到了灭顶之灾。洪水退去后,中原地区才又露出了地面,古夷(尼)人伏羲部落才趁机从甘南天水一带东迁进入中原,地下出土文物作证,距今不过七千年。洞庭湖边彭头山夷(尼)人遗址距今八九千年左右,比伏羲人还要早两千年,这也许是他们当年从古巴蜀分支,沿长江东迁的一支族群罢了,彭头山尼人,后来成为楚的主体。古夷(尼)漫长的原始母系社会,是在云贵高原金沙江两岸度过的。进入父系社会后,随着部落人口的增多,在世界性“大洪水”时,为了躲避洪水,又寻找新的生存地域,才分支四下迁徒。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