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骏阳|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3个建筑学转向与“风土”话语(上)(5)
2023-05-01 来源:飞速影视
▲ 1 《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插图
拉普卜特与鲁道夫斯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更关注乡土民居的形式与使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拉普卜特将“民间盖房传统”分为“原始性”和“风土性”两类。前者由使用者自己建造,但“当大多数住房都要由匠人建造时,就可以断言原始性建筑开始让位于前工业化的风土性建筑了” ,而后者是这样“一种模式调适或变异的过程”:“当工匠为农夫修建宅舍时,双方都明白所要用的类型、形式或模式,甚至对用什么材料都了如指掌。” 作为建筑人类学家,拉普卜特认为“宅形”(house form)的最终决定因素是文化,而不是建筑材料或者气候条件等物质因素。这开启了更为广泛的传统和历史风土建筑研究,比如三卷本《世界风土建筑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这类雄心勃勃的跨文化综合研究,或者从使用、材料、气候、地域环境以及可持续建筑角度进行的专项研究。
类似鲁道夫斯基和拉普卜特对传统建筑史的批评在20世纪中国建筑学也曾出现。它主要针对以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这两部著作均完成于1940年代,其中《中国建筑史》于1944年刊印,1966年正式出版,而以英文写就的《图像中国建筑史》直到1984年才得以在美国正式出版,后有中文译本和中英双语版本问世。一般认为,这是“正统”中国建筑史的两部开山之作。所谓“正统”首先指它们与早先遭到梁思成批评的乐嘉藻《中国建筑史》的区别,这一区别不仅与对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的不同理解有关,也体现在表达“学院派”建筑体系的图纸画法上面。其次——但更为重要的是,它们都以北方官式大木建筑为主要论述对象。砖石佛塔虽非木构,但《图像中国建筑史》将它们作为architectural monument来看待,故仍属于“大建筑”范畴,且被赋予与木构一样的“类型演变”(evolution of types)。
其中相形见绌的是“南方的构造方法”(construction methods in the South)和“住宅建筑”(residential architecture),以及在中国地域广阔和渊源复杂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多元杂糅的建筑。
这导致中国台湾建筑学者汉宝德的批评。汉宝德说他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始于东海大学任教的1960年代,——这是一个令人想起“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展的时间节点,尽管汉先生没有提及这次展览。汉宝德不仅质疑梁思成的“中国建筑之ORDER”和基于“结构至上主义”观点的“明、清建筑衰落”论,还将批评的矛头直指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的“正统性”。他写道:“把北方的建筑作为我国建筑的正统,用皇家建筑之准则去衡量长江以南之建筑,因此区域性的意义被一笔抹杀。在今天看来,这些正是营造学社过分重视《清式营造则例》及宋《营造法式》之故。” 汉宝德进一步指出:“我国重正统,号称天朝,复为一统帝国,以帝都为中心,视边远区域之发展为渺不足道。这个现象因考试与任官制度以帝都为集散地,而使知识分子视为理所当然。”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