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张旭鹏:全球思想史的兴起与作为“织工”的历史学家(3)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出版;1969年,苏塞克斯大学成立思想史专业;1994年。国际思想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Intellectual History)在牛津大学历史系成立。1996年,《思想史动态》(Intellectual News)刊行。2007年,国际思想史学会的刊物《思想史评论》(Intellectual History Review)创刊。对比两个学科的发展可以看出,观念史基本上属于美国学界的产物,有很深的哲学背景;而思想史主要产生于英国,更具历史学的特征。早期,有很多学者试图区分这两个研究领域,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两者逐渐趋同,研究者常常交替使用这两个术语。因此,无论是观念史还是思想史,都可以纳入到一个广义的思想史的范畴中。如果一定要做出区分的话,观念史可能更关注观念本身,哲学色彩和理论性更强一些,而思想史更侧重观念或思想背后的语境或历史脉络。
思想史自产生以来,大致经历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观念史的产生。观念史的创始人是洛夫乔伊,他最大的贡献同时也是最引起争议之处在于提出了“单元观念”(unit-ideas)这一概念。用洛夫乔伊的话说,“单元观念”很像化学中的元素,它是思想或观念中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也不会变化,但它可以跟其他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观念样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左右,观念史开始出现危机,挑战者主要来自英国思想史研究“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纳(Quentin Skinner)。1969年,斯金纳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思想史中的意义和理解》(“Mea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History of Ideas”),倡导“语境中的观念”(ideas in context),批判了洛夫乔伊的忽视背景和语境的观念史研究。
洛夫乔伊认为,观念是永恒存在的,像一个不变的实体,等待着每个时代的研究者去发现它。斯金纳认为这是一种“学说的神话”(mythology of doctrines),主张应将观念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加以研究。他明确指出:“任何陈述必然是特定时刻特定意图的反映,它旨在解决特定的问题,因此也仅限于它自己的情境,试图超越这一情景的做法只能是幼稚的。”观念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而特定的语境又与作者特定的意图有关。为了把握这种意图,斯金纳走向了“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即去分析语言与思想、与行动的关系等,这显然受到了英国分析哲学的影响。与洛夫乔伊观念史的研究者多为哲学家、文学理论家不同的是,从事“语境中的观念”的研究者基本上都是更擅长梳理和把握语境的历史学家。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