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生命在于身心“趋衡”(10)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耳不外听,则阴魄合和、肾水不致流荡;目不外视,则阳魂温养,神思不至于逃逸;闭口不谈,缄闭精气不至于漏失。魂、魄、精、神既返还于身内,修行之人则守雌抱一、缓弱其体,舒适、从容地置身于静室之中;久之,其身心冥合,神炁归根,俨如混沌未判之初,此时当顺其自然之化育,舒适、从容,但得其所适,无往而不可。
因此,道教的生命观持一种身心趋衡的理论。它一般不用非理性的意志、情感或者无意识的冲动来说明社会与人,也不用一些所谓理性主义者所强调的抽象原则来解释社会与人的内心世界。在懦家哲学中,人的生命总是与人类历史、文化、价值等相关联,有时候忽略了人的身体。西方的生命哲学则往往与唯灵论、意志主义、人格主义相关联,也有上述这种缺陷。科学对生命的解释又似乎只是生物学进化论、心理学、细胞学等所谓现代理论,将人的生命视作某种对象性存在,其中没有人之主体性的显扬。道教对生命的研究,是以人对生命的体验、表达和理解为基础的,在其中身与心、主观与客观可以是同一的。人的生命存在,绝不仅仅只是肉体器官的功能作用,同时也是心灵、意识、精神的活动展开。生命的过程当然是不断地试图保持生命自身,但还要不断地发展、壮大自身生命,要从自身中创造出更高级的生存状态来时时更新自己。
从自身创造出更高级的生存状态,这个过程又有其变化规律。道教的生命哲学就是要探讨、实践这种规律,使自身的生命存在得到升华。如果说儒家的生命哲学重视对生命存在赋予其崇高价值与意义,是一种具有文化倾向的生命哲学,那么,道教的生命哲学则试图用变易与整体联系的观点说明生命现象,更为关注从人之身、心的和谐关系等角度来看待、分析生命现象,指出其理想的、健康的状态应该是一种身心趋衡的状态。道教的生命哲学崇尚生命的力量,强调人的身心相互作用与趋衡,认为心具有精神的能动性,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同样,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直接影响、作用于人的心理,故人之身心应当趋衡,这就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生命哲学思想。 #生命哲学#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