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邦智库理事长高明勇:重新理解“梁衡散文”(4)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在一系列的“红色经典”散文写作序列中,“文学意象”不仅是拉进与读者距离的载体,也是将理性思考具象化的写作方法。比如,写毛泽东,他选择的是延安的“窑洞”(《这思考的窑洞》),写邓小平,他选择的是“小院”和“小路”(《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写中国共产党,他选择的是“小船”(《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写西柏坡,他选择的是“红毛线,蓝毛线”(《红毛线,蓝毛线》)。
同样,在《树梢上的中国》中,“左公柳”意在纪念左宗棠,“沈公榕”将淡化出历史舞台的沈葆桢重新推向公众视野,“重阳木”再现了彭德怀最为悲壮的历史片段。
尤其是,将一系列的“古树”作为人性与历史共同搭建的舞台,作为线索,作为精灵,和中国的历史年表,与那些忽明忽暗的历史人物,一一勾连起来,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审美取向。
3、着力延展“文脉谱系”
在“文脉谱系”的文学创作中,自然文学一直是一个永恒的母题。在当下,不少作家为此做出极大的努力,不管是早期呐喊“伐木者,醒来!”的徐刚,还是近年孜孜于新疆牧场风情创作的李娟,以及致力于美国自然文学翻译的程虹教授,都可圈可点。
此外,就当下的散文创作谱系而言,小说家阎连科的田园散文创作,苇岸的自然散文创作,与梁衡的自然生态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阎连科在《北京,最后的纪念》中,耐心地书写《一畦芹菜的生长史》,《一棵丝瓜的前缘今生》,想象《一把铁锨的命运》,《一张锄的新生命》,感叹《对一棵失去的槐树的追忆》。
苇岸所记录的《大地上的事情》,为1998年的“二十四节气”所作的散文画像,被誉为“大地写作者和践行者”。
共性之处在于,在自然中挖掘出人文的精神,又以人文契入自然的生态之中,在共生共存的理念下,赋万物以灵魂。
而梁衡的“自然文学拼图”不仅独具特色,更拓展了其创作边界。
就自身创作史而言,《树梢上的中国》中的系列创作,不能简单视为梁衡散文的延续或转向,更是对自身的创作经验的整合与超越,“人文古树”中可以看到“名山大川”的影子,也可咂摸到“人杰鬼雄”的人生况味。
就散文创作界而言,中华“人文古树”系列散文创作,将这一主题引入新的空间,他借由“人文古树”这一题材切入,还提出了“人文森林学”的概念,冀望把森林保护从自然层面上升到人文层面。
三、文章传统的身份意识
2019年年底,江苏文学批评家张宗刚在勾勒该年度江苏省的散文创作时,采取了一个“身份”的视角,即,将散文创作的格局与发展,从创作者的身份或社会角色进行解析。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