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邦智库理事长高明勇:重新理解“梁衡散文”(5)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他的分类主要是四类,教授的学者散文,历史作家的文化散文,诗人的散文,和小说家的散文。[2]
江苏的散文创作,也是全国的一个缩影。一般理解,“身份”的跨界,能为其他题材“嫁接”新鲜的元素与基因,对于散文这种常被冠以“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来说,包容性与延展性极强,更多“身份”的涌入,为散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梁衡散文创作中,则体现为多种“身份”以及“身份”背后创作意识的重叠与融合。
1、记者为文的现场意识
梁衡是记者出身,“记者”的职业特点是“现场意识”,到达现场,返回现场,并把这作为思考的起点,写作的始发站。
在代表作《觅渡,觅渡,渡何处》中,开头就写到:“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的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行文常见现场的句子:“我在这间旧祠堂里,一年年地来去,一次次地徘徊,我想象着当年门前的小河,河上来往觅渡的小舟。”
在《这思考的窑洞》中,窑洞的“现场”比比皆是:“我从延安回来,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窑洞。”“当三年前,我初访延安时,这熟悉的土窑洞却让我的心猛然一颤,以至于三年来如魔在身,萦绕不绝。”“我看着这一排排敞开的窑洞,突然觉得它就是一排思考的机器。”“我在窑洞里徘徊,看着这些绵软的黄土,感受着这暖融融、湿润润的空气,不觉勾起一种遥远的回忆。”
在另一篇写《康定情歌》作者吴文季的散文中,“现场”的记录穿插全篇,乃至有了一些“游记”或“采访侧记”的色彩。“南国冬日,冒着凛冽的海风,我来到福建惠安,看一个给全世界留下了永远的爱,自己却没有得到爱的人。3年前,我到川藏交界的康定,无意中知道那首著名的《康定情歌》的发现整理者是一位叫吴文季的人,原籍福建惠安。以后就总惦记着这件事,今天终于有缘到访他的故居和墓地。”“那天晚上我就宿在康定城里。”“转过一个小坡,爬上一个山坳,终于出现一座孤坟。浅浅的土堆,前面有一块石碑,上书吴文季之墓,并有一行字:‘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为自由而歌唱’。”“我在墓边坐着,南国的冬天并不凋零,放眼望去,大地还是一样的葱绿。”[3]
在《树梢上的中国》的序言中,梁衡认为:“这(写作)无异于历史研究与田野考古。写一棵树常要来回数千里,采访三四遍,耗时几年。”[4]所以,这二十多篇“人文古树”的散文,几乎都是作者亲自到现场寻访提问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专门为采访古树而去,在现场寻找历史的踪迹,寻找创作的灵感。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