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川菜馆(下):最经济的殿后(4)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三马路慕尔堂对面的玉壶春四川菜馆更直接宣告“定价低廉,桌菜格外从丰,小吃尤为便利”,并称这正是“是川菜馆中之特色”。(《玉春壶川菜特色》,《时报》1930年12月8日6版)二马路永安公司后面悦来川味小食馆在“吹水”说是“四川厨司专聘到申,新增坐位门面刷新,应时小菜烹调鲜”,然后却最直白地告诉你有多便宜多经济:“特备餐券,每元三张,招待周到,欢迎来宾。”(申报1931年5月3日,第19版)也即说一元钱可供三人吃一顿,较之前述都益处原老板开设的大中华川菜社每客五角,又廉价了百分之十几。还有无名小馆,取值就更廉,味道也不真的必差:“川菜味美而直昂,小酌不便。有川味小吃处者,在宝善街怡园下层,缘石级上,别有洞天,烹调不下陶乐春、都益处等川菜馆,而取值仅及其半。主人蒋鹏程司割烹,李树青司招待,尤无川馆隔阂之弊。
”(吃, 《晶报》1929年4月24日第3版)三马路广西路口的峨眉川菜馆,突出“菜点一律小洋”,也是一种经济的表现。(《社会日报》1932年9月8日,第2版)
往川菜馆靠拢的滇川菜馆,走的也同样是经济路线:“吕班路麦赛而蒂罗路口、新开之洁而精之滇川菜馆,其庖人为滇中某巨室家厨,所制各菜,鲜美精致,别有风味,其最著名之炸松针、翠湖鱼、醍醐豆花等,即在滇中,亦甚名贵,且肴馔清洁,取价低廉,夏令小食尤极相宜也。”(《东方日报》1932年7月6日第1版)
因为价廉物美,食客自然趋众,同时开设成本自然也低,遂有“小规模川菜馆大盛”的报道出来:“近日,小规模之川菜馆大盛,麦家圈双凤园内,有云记及沪海春,五马路沿有川味香……”(《晶报》 1929年5月24日第3版)风气之下,至有粤菜馆改川菜馆的现象,如珠江路中珍珠桥川菜馆梅花酒馆即为原来的粤菜馆改成。(《梅花馆改营川菜》,《中央日报》 1935 年 12 月 8 日第7版)
食客趋众的另一体现,是很多高大上的宴集活动,都愿意“屈就”这些名不见经传的经济饭馆了。比如四川旅沪记者协会的聚餐例会,就假座华格臬路成都川菜馆。(《两团体商救川灾 筹组募振川灾游艺会》,《大公报》上海版1937年5月1日第7版)上海五卅中学的教职员聚会,也选择在大西洋川菜馆举行。(《校闻:教职员举行聚餐会》,《五卅校刊》1936年第4卷第26期,第2页)大世界西华格臬路的蜀蓉川菜社这种小菜馆,敢“邀本埠新闻界往尝试佳肴,到者二十余人,表示满意而散”,真有小鬼当家的味道。(《蜀蓉川菜社昨招待新闻界》,《新闻报》1936年11月7日第15版)再则四马路口的成渝川菜社上海分社(按该总社在南京)开幕典礼声势似颇盛大,请了“名票李元龙播送平剧”,因为活动在电台搞,其实成本也高不到哪儿去,最关键的他们还是以价廉吸客: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