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栏丨李昌菊:西方写实主义引进中国本土后产生了哪些影响?(19)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更多内容尽在[雅昌李昌菊专栏]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李昌菊简介
湖北荆州人。199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2000年获该院美术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文理学院美术史系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在《美术》《美术观察》《中国文艺评论》等专业刊物上独立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民族化再探索——1949至1966年中国油画的重要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中国油画本土化百年(1900—2000)(人民出版社,2017年)。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艺术学青年项目1项,2篇文章分别入选第十一届(2009)、第十二届全国美展(2014)“当代美术创作论坛”。曾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优秀博士论文奖(2008年),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2014年),2016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评论作品,“历史与现状”首届青年艺术成果优秀论文奖(2017年)。
注释:
[1] 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2] 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3] 王震编:《徐悲鸿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4] 李铁夫(1869—1952),1887年,李铁夫在叔叔的帮助下到美国留学,后来转入英国阿灵顿美术学院学油画,1896年他返回美国纽约美术学院学习油画。长时间的研习加上受教于名师,李铁夫掌握了相当好的写实技巧,其作品屡次在美国重要艺术展览上获奖。在学习西洋画的同时,他积极更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活动,并将奖学金与卖画所得捐为革命经费,由此可见其追求民主与理想的信念。
[5] 李毅士(1886—1942),1907年入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在接受严格的西方学院绘画训练之余,他对以艺术史和理论多有研究。1916年回国应蔡元培之邀受聘于北京大学理工学院,1918年开始担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黑白画导师,并于1921年参加阿波罗学会。与李铁夫、冯刚百不同,李毅士回国后,先后参与了各地不同新兴艺术学校的教学工作,如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上海美专、南京中央大学等。画家采用写实的方法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诗意场景,如《宫怨》(1933年)等,并在1929年二徐论战的过程中,站到写实一方。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