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新刊︱孙慈姗:“穿越语言之墙”——郁达夫《沉沦》中的“跨语际实践”(7)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醉拍阑干酒意寒,江湖牢落又冬残。
剧怜鹦鹉中州骨,未拜长沙太傅官。
一饭千金图报易,五噫几辈出关难。
茫茫烟水回头望,也为神州泪暗弹。
如果说在列车上的诗作因其出现了与友人交流的意象而使得孤独忧郁的主人公具备了实际的伦理关系(朋友之伦),那么在这首醉酒而作的诗歌里,“长沙太傅”等意象的出现及其背后感士不遇、知音难求、忧国忧民等情感和文化内涵则将主人公置于一种抽象的伦理情境中,并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士人”。他分享着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修身与处世准则,他的忧乐事关个人际遇,更关乎家国兴亡。在通过旧体诗找到自身伦理位置的这一瞬间,他不再是一个只有过剩的情感而毫无行动力量的零余者,而是暂时成为一个强大的主体,对自己的才华和修养有着足够的自信,并能与家国天下建立有机联系。可惜,做完这首诗的他随即在席上醉倒,再度清醒后,他就又在酒楼侍女面前变成自卑羞愤的可怜虫。无论如何,在《沉沦》中传统的诗词意象、表达方式能够为主人公混乱缠杂、难以厘清的情感和欲望赋予相对清晰整饬的形式,而这种古典的汉语表达形式里所蕴含的一个旧的伦理世界则可以成为主人公/作者在漂泊乱离的处境中暂时安放身心的所在,同时亦为文本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审美与意识形态维度。
尽管昔日属于士大夫们的伦理世界及旧有的一套伦理准则无法为主人公提供真正的社会位置和行为依据,而凭借诗人身份激增的胆量也并没能使他彻底摆脱卑弱无力的处境,然而瞬间自信的获得与伦理关系的确立对于这样一位零余者而言,毕竟预示着在蹈海自尽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
还可以进一步思考的是,文本凭借旧体诗建立的文化自信与伦理情境有无具体的针对对象?主人公在中国传统与西方语言文学形式之间的逡巡往复背后有着怎样的深层心理结构和动机?或许,对《沉沦》中一系列跨语际实践活动的具体语境的探究有助于继续回答这些问题。
三、作为语境与他者的日语
所谓语境,其最为直观的含义或许就是语言环境,进而引申为文本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作为一种氛围性的存在,语境影响了诸种语言文化资源的取用方式及心态,进而在具体的跨语际实践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