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书》会高度推崇孝文帝?|胡胜源(10)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故高乾在信都时就主张推立元朗,此刻也反对高欢继续拥立节闵帝,所为皆隐含提高故主孝庄帝历史地位的用心。高欢所以成就霸业,是与高乾兄弟“举义”于信都,为孝庄帝成功复仇,如此便更须否定尔朱氏,肯定孝庄帝,这也是高欢不得不罢黜节闵帝的原因。
然而,孝庄帝的历史地位在孝武帝除去高乾并入关后出现变化。高欢为稳固人心,重建统治正当性,在改立孝文帝之曾孙元善见为帝前称:“孝昌(孝明帝)衰乱,国统中绝,神主靡依,昭穆失序,永安(孝庄帝)以孝文为伯考,永熙(孝武帝)迁孝明于夹室,业丧祚短,职此之由。”将北魏末的政治动乱归咎于孝明帝无后,而孝庄帝未奉其伯孝文帝为父,被高欢视为乱因之一,孝庄帝的历史形象自不同以往,这也影响《魏书》对尔朱荣之死的书写。《魏书·孝庄纪》“史臣曰”云:“(孝)庄帝潜思变化,招纳勤王,虽时事孔棘,而卒有四海。猾逆既翦,权强擅命,抑是兆谋运智之秋,劳谦夕惕之日也。未闻长辔之策,遽深负刺之恐,谋谟罕术,授任乖方,猜嫌行戮,祸不旋踵。呜呼!胡丑之为衅也,岂周衰晋末而已哉!至于高祖(孝文帝)不祀,武宣(孝文帝弟彭城王元勰)享庙,三后降鉴,福禄固不永矣。
”《魏书·尔朱荣传》“史臣曰”亦称尔朱荣之死为“末迹见猜”,仍不脱尔朱氏、高欢之说的范畴。
孝武帝入关,也让节闵帝、元朗的地位在东魏北齐随之上升。如前述,高欢只提永安(孝庄帝)—永熙(孝武帝),不及节闵帝、元朗,但《魏书》时却将两帝纳入《本纪》而成孝庄帝—节闵帝—元朗—孝武帝—孝静帝的帝系传承,两帝之一的元朗被《魏书·废出三帝纪》“史臣曰”刻意忽略,又说节闵帝“雅道居多”,更将之与“悖德为甚”的孝武帝相对比,显然对节闵帝特别青睐。
《魏书》对节闵帝的推崇,实蕴含高欢无比的憾恨。高欢舍节闵帝而立孝武帝,不仅致节闵帝于死地,孝武帝还大肆扩张禁军欲与晋阳一决胜负,更不顾高欢四十次上启,绝决入关。高欢为此背上“逐君”骂名,沦为有识之士“孰不欲推刃于其腹中”的“逆臣”,终身“自病逐君之丑”。这一切皆可追溯至高欢改立“悖德为甚”的孝武帝为君,也无怪他往后“深思(綦)儁言”会“常以为恨”。
高欢的遗言是“邙山之战,不用(陈)元康之言,方贻汝(高澄)患,以此为恨,死不瞑目”。高演登基后,也欲“雪神武(高欢)遗恨,意在顿驾平阳,为进取之策”。而高欢当年若听綦儁之言续拥节闵帝为君,孝武帝便无即位可能,遑论入关,则西魏政权无从肇建,高欢也不会遗患子孙了,故高欢遗恨也在当年废节闵帝而立孝武帝。《魏书》高度赞美节闵帝,并把他放到帝位序列,更云:“齐献武王(高欢)与废帝(元朗)至邙山,使魏兰根慰谕洛邑,且观(节闵)帝之为人。兰根忌帝雅德,还致毁谤,竟从崔议,废帝于崇训佛寺,而立平阳王修为帝。”高欢乃“竟”字前的主辞,那么“竟”字便是高欢“深思(綦)儁言,常以为恨”的表露,也是高欢临终遗恨微言大义式的浓缩。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