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自拍的故事(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图5:【荷】梵高(Vincent van Gogh),《自画像》(Self-Portrait),1887年春
图6:【墨西哥】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佩戴荆棘项链和蜂鸟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with Thorn Necklace and Hummingbird),1940年
17世纪起,法国的理性主义与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德国的古典主义美学再次启蒙了人类的心智,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休谟的“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理”,有关“艺术独立于主体”的观念开始被一种心理学观念取代,即艺术是人类心灵与情感的产物,这使艺术家注意到人类感知事物的过程,将其创作着眼点从艺术作品转向了体验过程,从物转向人本身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与情感的思考。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再次视“天才论”为其美学理论的关键,他彻底颠覆古希腊柏拉图的“模仿论”(自然是艺术家的模特)一说,宣称“天才艺术家完全独立于自然”[3]。
图7:【美】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ack),《肖像和一个梦》(Portrait and a Dream),1953年,画中右侧被视为波洛克的“自画像”
19世纪中叶起,艺术逐渐由主观化发展为形式化与观念化,这在20世纪格林伯格的艺术理论中可见一斑,绘画被逐渐逼上绝路、变“坏”,然而,艺术却被变“好”,并求得诸多新的媒介可能。“自画像”在20世纪迎来“情境”的表现,它们看上去更像是“泼墨的自传”(autobiographical outpouring )[4]。如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ack)的抽象表现主义作品(图7),证实了现代主义绘画中的隐喻:真正的缪斯不是存在于绘画的主题,而是存在于绘画的媒介性本身。这些画作会被人禁不住地视为艺术家的移情工具。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