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自拍的故事(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对“人”的自我价值的肯定,及艺术家对“理想我”的追逐[5],使“自画像”从“外观”走向“内省”(如丢勒、伦勃朗、梵高),从“真实”走向“虚构”(如弗里达),从“内容”走向“媒介”(如波洛克),它们不仅表现艺术家的外貌特征,还逐步迈向复杂的人性、强烈的情感,以及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记录。它们从作为自我标榜的艺术形式发展为艺术家实现自我救赎的工具。这些,无疑让“自画像”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摄影诞生之时,就为自拍提供可直接挪用的丰富养料。
二、在“西方”
“从那一刻开始,
我们污秽的社会就如同患上了“自恋症”,
迫不及待地期望在金属残片上看到自己琐屑的影像。
人们就像患上了精神病,这种不同寻常的狂热
牢牢地控制着人们,如同出现了新的太阳崇拜。”
——查尔斯·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1859年[6]
1840年,摄影师希波利特·巴耶尔(Hippolyte Bayard)使用“故事性”的手法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张“自拍照” ——《扮成溺死者的自拍像》(图8)。这张著名的“装死照片”让摄影第一次充当了“骗术”,也让希波利特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造照片”的人,这在某种程度上还巧补了他不能成为“摄影发明者”的遗憾。他从1838年开始研究摄影技术,发明了被称为“直接正片工艺”(Direct positive process)的曝光方法。在1839年8月份官方公布达盖尔技术之前,巴耶尔就已向法兰西科学院汇报自己的发明,然而由于致力于推广达盖尔技术的阿拉贡的施压,使得巴耶尔的发明远离了公众的视线。因此巴氏制作了一张“自杀照”以表达自己遭受法国当权者不公待遇的强烈不满[7]。在这张照片的背面,也有摄影师的一番自我阐释[8]。
有趣的是,这幅“自拍”以“自杀”的方式反而飞跃了“死亡”,并被世人广泛关注,巴耶尔也很快成为巴黎摄影界突出的一员。此后,几乎每位摄影师都有“自拍”,但彼时的“自拍”仍以“自画像”命名,其动机也与“自画像”们无异[9]。

变形记:自拍的故事


图8:【法】希波利特·巴耶尔(Hippolyte Bayard),《装溺死者的自拍》(Self-Portrait as a Drowned Man),1840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