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论海德格尔对“康德的存在论题”之解析(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奇怪的是,海德格尔在引证康德这篇早期著作时,竟然没有指出其中的表述与《纯粹理性批判》的表述之差异,反而说这两种表述是“一致的”(15)。按照海德格尔自己的Dasein(属于“存在者”,中译作“此在”)和Sein(“存在”)的区分(所谓“存在论差异”),这两者也不可能是“一致的”。康德在前批判时期混淆了作为存在者的Dasein和作为存在的Sein(“是”),而到了批判时期,他已经把Dasein列入自己的范畴表,再说该词不是“某一个事物的谓词”(即“实在的谓词”)就说不过去。所以他把表述改成:“是”(而非“存有”)显然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当然,理由还只是因为“是”是一个逻辑上的系词,它并没有被列入范畴表中,这与海德格尔的理由还不是一回事。但至少我们可以将此看作是康德从存在者向存在本身的一个过渡,也就是让“存在”或“是”首先摆脱一切有关存在者的谓词或规定,以便使存在本身作为一个“问题”呈现出来。
海德格尔的转述却是“康德的论题说,实存、存有(Dasein)、亦即存在(Sein),‘显然不是一个实在的谓词’”,这个否定陈述句的意思是“存在(Sein)不是什么实在的东西”(16)。这种转述没有把康德的“存在论题”中这种前、后期的差异展示出来,而是混在一起。一个极好的从康德的存在论题引出他自己的存在论题的机会,被海德格尔错过了。但也许他是有意这样做的,因为他可能并不屑于从逻辑系词中引出他对存在本身的追问,他要的是撇开逻辑陈述而直接面对存在本身。
所以,他对上述康德的存在论题所引的最后一句——“是”这个词“只不过是对一物或某些规定性的自在本身的肯定”也作了澄清,也就是把它和康德的“自在之物”的表述区别开来,表明这里说的只是对某些存在者本身的逻辑上的肯定(而非否定),还没有直指物自身。他说“‘自在的本身’这一表述并不是指:‘自在的’某物,无关乎某种意识而实存的某物”(17);它也不能把我们直接引到自在之物,而是通过对存在者的自在本身的肯定这样一个“反面规定”,来表明“存在决不能根据一个存在者当下所是的东西来说明”,从而依靠这种反弹指引存在到另外一个“它唯一才能从中得到纯粹标明的领域”(18),这才是作为自在之物的存在领域。因此,“是”作为系词的逻辑运用,对于提示存在本身并没有积极的意义,只有消极暗示的意义,康德说它“并非又是一个另外的谓词,而只是把谓词设定在与主词的关系中的东西”(19)。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