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论海德格尔对“康德的存在论题”之解析(6)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这种关系既是逻辑上的主谓词关系,也是认识论上的主体-客体关系。早在前批判时期,康德就认为存有或存在(当时这在他看来是一回事)虽然本身不可说,但“与我们的知性能力相关的对象的本性”已经达到最高的清晰度(27)。所以,康德力图从“先验逻辑”,也就是认识论和逻辑学一体的逻辑中来阐明这种主体-客体关系,并认为这种关系“不同于纯粹逻辑的意义,且比后者更为丰富”(28)。最典型的就是他的范畴表中的三个模态范畴——可能性、存有、必然性,海德格尔表达为“可能是(Mglichsein)、现实是(Wirklichsein)、必然是(Notwendigsein)”(29)。
但主客体关系赋予“存在”概念的丰富性,在康德那里是以经验性直观为条件的,因此这样理解的“存在”是一种认识论上的断言,它完全依赖于外界的自在之物对我们感官的“刺激”(Affektion)(30)。缺了这一要素,“存在”在康德看来就只是形式逻辑上的一个系词,其内容是“空的”。如果把这一要素加入进来,则“作为系词的‘是’(ist)就获得了一种新的意义”(31),既是认识论上的客观对象的意义,也是本体论上的存在的意义。“在这里,不仅系词‘是’得到了不同的规定,而且‘是’与联结(即聚集)之统一性的关联也得到了揭示。”(32)海德格尔在这里抱怨说,虽然自从古希腊起“是”和“一”就被表明“共属一体性”,但直到今天,人们“既没有根据的这种聚集着-解蔽着的性质来思‘统一性’和统一作用,也没有把‘存在’思为自行解蔽着的在场,甚至根本没有思在希腊人那时已经放过不思的这两者的共属一体关系”(33)。
这种抱怨是毫无道理的。首先,希腊人的“一”()从来没有被理解为康德意义上的“统觉的综合统一”,而是要么理解为“单一性”或“唯一性”(如巴门尼德),要么理解为“普遍性”(如赫拉克利特)。康德的理解只有在近代主体性被意识到并被推到哲学的前台主角的位置上时才有可能,应该说是他的首创。其次,康德的“存在”或“是”要么被看作存在者、对象、“物”(Ding),要么被看作逻辑系词;至于“存在本身”,除了被用于“本体论”(Ontologie)或“本体论的”(ontologisch)这样的字眼外,并没有单独拿出来讨论。在§ 19中,康德也只是说判断中系词“是”的“目的”在于表达由统觉建立起来的表象的客观统一性,它“标志着”各表象的这种客观统一性的“关系”(34)。这也是海德格尔在此所引的这一节最后一段话的意思,即康德由此而把主观的知觉和客观的判断区别开来。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