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猪如何拯救人类?异种移植已从实验室走向临床(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2005年出于生物安全性考虑,WHO称,在找到解决办法之前,停止一切异种器官移植的临床试验。
通过高度屏障环境下培育DPF猪,成为排除外源性感染因素的有效手段。中国在这一领域提供成功的技术和范例。2012年底,中国长沙建成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家医用级(DPF)供体猪培育中心。
中国相关努力还得到WHO和国际异种移植协会(IXA)认同,被写入国际异种移植临床研究规范“The 2018 Changsha Communique”。
内源性感染风险,在于猪的基因组中有一些正常存在的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C)序列。这在猪身上不会表达出毒性。但当猪的细胞和人的细胞接触,PERV-C序列存在转移或交换到人的基因组中的风险。
王维想到的解决方案是“筛选法”。他坚信,肯定存在体内无PERV-C的猪种,只是需要刻意寻找。
团队曾到过十几个省区偏远乡村,筛查几十类猪源1万多份样本。最终,团队锚定一个猪种,再通过近交培育,养出一个遗传表型稳定且PERV-C完全缺失的猪种。它被命名为“异种一号”(xeno-1)。
而后,团队按照《长沙宣言》的“无指定病原体猪(DPF)”标准,进行培育。整个生长过程不用抗生素,不打疫苗,全靠空气、水、饮食等形成保护屏障,严格切断所有传染源。
相比王维,欧美的培育方法更“时髦”。2020年9月21日,《自然·生物医学工程》发文,介绍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猪3.0”。
“猪3.0”有13个独立的基因被修饰,包括敲除基因、解决猪与人之间免疫和凝血方面的不兼容问题。同时,通过全基因组灭活、剔除基因组里的PERV,消除病毒传播的潜在风险。
基因编辑的成就和隐忧
王维曾坦言,“猪3.0”的基因修饰点位过多。
在2018年的WHO会议上,世界专家们曾达成共识,如果要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异种器官移植来源进行修饰,修饰基因点位控制在尽可能少的范围内,比较稳妥。
“在缺乏充足生物安全证据以前,基因编辑上限不超过15个,安全性要放在有效性之前。”王维解释。
在贝内特移植的猪心脏上,研究人员完成10处基因编辑。敲除猪体内3个会导致人体超急性排异反应的基因,转入6个帮助人体免疫系统接受猪器官的基因。为防止猪心过度生长,还敲除1个生长基因。
王维表示,尚不清楚具体被修饰的基因位点,可能包括促进猪心分泌免疫调节蛋白、阻断T细胞激活的基因。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