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一生的内容:我读加缪《局外人》(6)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到了这个时候,默尔索想起来了,贝莱兹满是皱纹的脸上曾经有过“不动”的眼泪——赶紧发抖音呗,还等什么呢。老实说,这是我第一次读到“不动”的眼泪。不要小看了这个局部,不要小看了这个“补叙”的时间错位,只有顶级的好作家才能做到。这样的描写等于在告诉我们一件事,“我”,和那个母亲的儿子,表面上拥有同一个身份,其实是两个人,他们并没有构成关系。这等于说,在心理这个层面,“儿子”在,“我”却不在。我还要请大家注意一个细节,为了参加葬礼,默尔索的黑领带还是从埃马努埃尔那儿借来的。还是那句话,在葬礼上,儿子的身体在,“我”的身体却不在——默尔索从来都不是一个存在者。
也许我们要说一说《局外人》的开头了。这个开头是如此地著名,可以说,在文学史上,这个开头和《百年孤独》的开头构成了两座丰碑。加缪是这样写的: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养老院的一份电报,说:“母死。明日葬。专此通知。”这说明不了什么。可能是昨天死的。(郭宏安译本)
这里面也有一个时间的问题,那就是母亲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说白了,这个时间的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人的情感问题,也是对事态的感知、认识和判断的问题。这个开头其实是先声夺人的,因为它违背了伦理常识。我们可以把默尔索的这种状态命名为麻木。可麻木是如何达成的呢?怎么才能麻木呢?抽离。抽离情感、情绪,抽离感知,抽离认识,抽离判断。字面上看,这只是小说语言的语气,其实不是,是哲学的问题,这样的抽离否定了存在者,自然也就否定了存在。
我说过我没有能力谈存在主义,为了把话说清楚,关于“存在”和“存在者”,我只能引用海德格尔。他说: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存在是该存在者能够对其他存在者实施影响或相互影响的本源,也是能够被其他有意识能力存在者感知、认识、判断、利用的本源。
我不能说加缪是在海德格尔哲学的指导之下去完成《局外人》的,但是,《局外人》开篇的句式,或者说,《局外人》这样的语气和叙事的方式,那种“丧”,那种“躺平”,不可能出现在狄更斯和巴尔扎克那里,更不用说雨果了——那是怎样强大的主体性。这也不是福楼拜所说的“作者隐匿”,说到底,“作者隐匿”还是一个小说的修辞问题。《局外人》的抽离绝不是小说修辞,是哲学的问题,是存在者的失去。
第二个问题比较有意思,是杀人。谁杀人呢?当然是默尔索。我想说的是,这个杀人现场加缪写得实在是蹊跷。我们都知道的,这是一起发生在海滩上的、偶然的、意外的杀人事件。我们来看看加缪到底是怎么描写“我”杀人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