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健:建构“敌人”——美国的秩序构想、制度战略与对华政策(7)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可以说,“敌人”的存在是美国战略界内部实现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任何帝国保持活力和持续扩展的动力机制(见图2),制度战略(在其他民族国家内部创造与之结盟的精英和社会网络)则是美国避免像传统帝国那样衰落的秘诀。如果战胜了“敌人”,美国就有机会向全世界宣称自己代表了普遍性,从而将自己的权力网络延伸至其他国家内部,进而拓展其主导国际秩序的空间。因此,对美国的联盟战略也不能仅仅从安全角度来考虑,而是应该深入挖掘美国的制度锁定意图与权力渗透机制:为了对抗“敌人”,美国必须在地区寻找盟友(例如,日本和德国这两个美国最重要的盟友恰恰是由“敌人”转变而来的),从而保证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前沿存在”。同时,“敌人”意识为美国加强对盟友的约束与管控(限制其自主性)提供了合理依据,这样,盟友就可以逐渐被驯化成“自由国际秩序”制度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敌人”被击败,美国的联盟空间则进一步拓展,然后再继续寻找新的“敌人”。因此,美国的联盟战略像有生命力的藤蔓一样,虽然触角不断遇到障碍物,但是总能够为自己寻找到不断拓展和延伸战略空间的“借口”和机会。
美国两党制在不同制度战略的“路线竞争”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至少从美国的“进步时代”开始,民主党更偏好自由主义,而共和党则更倾向于保守主义。由于自由主义对国家之间的合作、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持更加乐观的态度,因此偏向ISI;由于保守主义更强调国家的自主性,对国际政治中合作的可能性比较悲观,因此更倾向于ISII。出于服务于政治竞争的需要,美国两党都在私下里团结着不同的智库、学者、新闻媒体和选民。因此,围绕制度战略的“路线竞争”在美国表现出了全国性、动态性和持续性的特征。在缺少“敌人”时,哪种制度战略能够占据主动,主要取决于哪个政党的领导人能够入主白宫,以及是否能争取到国会的多数支持;在“敌人”出现时,需要有一位强有力的总统及其团队将不同路线捏合在一起,形成占据主导地位的大战略叙事(narrative)。
之后,不同党派的总统虽然会有自己的制度战略偏好,但总体而言,不会偏离这套大战略框架太远。
因此,一个“敌人”的存在,从较长时间段来看,恰好可以为两党之间的角力提供一种平衡机制,能够保持美国大战略的活力与韧性。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 Waltz)的研究印证了这一判断。在1967年出版的《外交政策与民主政治:美国和英国的经验》一书中,华尔兹认为英美“民主国家”的外交政策并不像经典现实主义者——如汉斯·摩根索(Hans J.Morgenthau)——所担心那样混乱无力,在与“敌人”竞争的过程中,不仅刚毅果决,还具备了对手没有的灵活和韧性等特点。在《国际政治理论》这一经典之作中,华尔兹还证明了这样一个规律,即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结构总会不时地为美国送上一个“敌人”来帮助美国克服其内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