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成瘾——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类学考察(7)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关于青少年互联网过度使用,以及网友沉迷的消息和新闻,在互联网上不断地反复出现并被强化,由此形成了公众对于该种新闻的“确认偏误”。这是人的大脑中文化认知结构的作用。人脑的认知,一方面要强化既有的认知,另一方面要求取新知,而人脑每天能接触到大量信息,如何过滤掉无意义的信号,筛选出极小比率的重要资讯,以达到强化既有认知和求取新知的平衡,就尤为重要了。在人脑中,最重要的机制,就是压缩资料。大脑通过压缩信息量,捕捉所见所闻中的精髓概念,在认知人类学中被称为“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作用就是,一种事物如果反复出现,人脑就没有必要去重新认识。人一旦认出椅子的长相,就知道它的用途。认知结构一旦生成,我们本能上就会去强化这些结构。心理学称这种倾向为“确认偏误”。也就是人们更加愿意相信一些能够佐证既有观点的事物,往往只看到他们想看的东西。
所以当互联网过度使用的新闻反复出现在他们的媒介视野中时,家长就会将这些新闻作为事实固定在其既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一种事实确认,并进而由这种认知支配其观念和意识。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上述的问题中,家长对影响学习这样的问题意见极其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家中的未成年人真的由于游戏沉迷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更多的是家长已经在其认知结构中固化了此种认知,进而形成了类似条件反射的行为和观念意识。
(三)成瘾的自我感知:青少年对于成瘾意识与家长的鲜明反差
在网络行为问题受访的1 584份问卷中,78.85%的青少年在过去半年玩过或一直在玩网络游戏,79.75%的青少年使用自己的手机,而非家中的电脑或家长的手机。问卷中有47.15%和50.95%的青少年认为,由于网游,同班级里的同学,特别是玩同样游戏的同学增加了很多互动。由于互动的增加以及游戏共同话题的吸引,学校中的青少年更加容易形成以趣缘为纽带的亚群体。而这样的亚群体,在校园通过对学生们的近距离观察和访谈中得到了证实。在问卷调查的一所民办学校中,班级中有部分孩子来自民工家庭,这些子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每个月并没有充足的预算用在网络开支上,因此部分的民工子女的网络使用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游戏的投入上。通过观察笔者发现,班级中出现了很明显的群体分化。本地学生中家庭经济较好,在游戏投入相当时间和金钱的年轻人,自动地形成了一个群体。
而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则开始被边缘化,形成了另一个群体。学生中间在游戏这个问题上形成了所谓的“装备派”和“技术派”。一部分学生用零花钱购买游戏装备,并在同学间互相赠送、分享购买心得,同时组队游戏达成文化参与;而另一部分则通过技术,利用游戏时长,分享练级心得,同时组队游戏达成文化参与。在这里,我们看到所谓的边缘青年,是如何通过绕过既定的文化限制和机制障碍,改善自己的边缘处境。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