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成瘾——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人类学考察(8)
2023-07-21 来源:飞速影视
在对学生们的日常网络行为进行观察时,笔者发现,越来越难理解青少年们在自己的QQ空间或朋友圈中发布的内容。笔者相信,这不仅仅是年龄代沟的问题。仔细同他们进行访谈,发现这是一种在同父母共存于同一网络环境中,青少年们自己发展出来的一套技能。这种技能让他们可以使用大量的歌词、动漫语言、图形语言、代词、“梗”来进行内部对话,这些内容可以公开发布,但并不代表着每一个人,尤其是家长能够看得懂。这是一种极有青少年文化特质的“隐写术”,是一种即便对所有人都公开,但也不会让预期信息接收者之外的任何人能够知晓其中含义的网络实践。这样的活动,在青少年中大量存在,尤其是女生中,形成多如牛毛的“闺蜜群”“微信群”。访谈中,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女生说,她所在班级共有45个人,仅她自己就被加入到班级中36个各种各样的小群。这其中,有粉丝群、红包群、闺蜜吐槽群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群。
这体现出,当下语境中的年轻人,并没有被赋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私人对话,并掌控自己的社交生活,无论从社会层面还是家庭生活,“私人生活的公共化”都是他们不可避免的处境。因此,当他们发现有机会利用技术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这种人与技术的结合就会是革命式的,而上述36个小群的网络生活,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关于青少年自己对于网络游戏成瘾态度量表的测试中,结果呈现出和家长对成瘾的恐慌不同的态度。问卷设计了10余个问题,对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态度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呈现出相当积极的意义。例如,在问到是否因为游戏而耽误了学习时,有25.31%的同学表示经常出现,而74.69%则表示并不会经常出现此种现象。同样的,在问到是否因为玩游戏而错过和朋友或同学碰面或聚会,则有88.29%的同学表示并不会经常这样,仅有11.71%的同学说会经常这样。而这个答案,也印证了上面有关玩游戏增加了同学之间交往的说法。可见,互联网的确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日常活动。然而作为“数字原住民”,他们并没有想象中地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他们中多数,还是可以自觉地平衡生活中的其他事项与网络活动的关系。
三、互联网与青少年对自主权的追求
今天的青少年被誉为是“网络原生代”,暗指青年人对于新网络技术的熟稔,而一个“代”字,似乎涵盖了所有青少年网络实践中可能出现的细微差别。青少年的互联网使用问题,相比于成年人、特殊人群、老年人来说,尤其受到关注。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素来将青少年的社会流动性和主观能动性看作是必须受限制的,要被管教的。而青少年中差异化的个体,在网络使用中出现的极端案例,会被放置到“代”的层面上进行讨论。以点带面的偏见,让青少年互联网使用,从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问题取向,典型地呈现出个体问题的集体判断倾向。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