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留美幼童谈起:中国科研队伍的现代化(2)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图注:第一批晚清留美幼童(30人)合影,四排左三为少年詹天佑
晚清留美幼童一共120人,分四批、每批30人赴美国求学,进入美国的学堂,与美国学生平等接受西式教育,结识了“德先生”与“赛先生”。他们勤苦修学,最终人才辈出,超过60人考入美国高等学院就读,其中22人在耶鲁大学,8人在麻省理工学院,3人在哥伦比亚大学,1人在哈佛大学。
留美期间,这批幼童精修英文,见识了现代科技中最先进的部分(电梯、蒸汽发动机、电灯、电车、火车等等),并亲近了西方革新前进的文化。进入耶鲁等名校就读的中国学子,在国运使命与时代的潮流中,被推向了中国现代化的舞台,成为最早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捆绑的知识人才。
“现代主义”(Modernism)或“现代化”(Modernization)的概念源于欧洲的工业革命,以“创新”、“变革”为主要内涵。工业革命的出现,诞生了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照明、铁路,让人们切实地感受到了社会生活的变化。由于欧美在这一潮流中扮演了主导角色,因此早期的“现代化”刻有鲜明的西方色彩(Western Modernity)。因固守帝制成为落后者的中国与日本,在后来的觉醒与寻求自强运动中,也必不可免地先是被迫跟随西方现代思想与技术,尔后呼吁走具有东方民族色彩的现代化道路,培养新一代人才也因此具有时代的政治意义。
晚清的这批留美幼童在学成归国后,也确实成为了促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有力人才。比如,被誉为“中华铁路第一人”的詹天佑便是晚清留美幼童的一员,他修建了京津翼等多条重要铁路,推动了近代中国铁路交通的发展;周万鹏,主持勘造宁汉、滇黔等电报线路,致力于改革中国落后的通讯体系。
除了技术创新,他们在先进人才的培养教育上也下了不少功夫,留美幼童蔡绍基便按照美国模式在天津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大学——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另一幼童梁敦彦游说各方,使美国同意将部分庚子赔款用于派遣中国学生留美,在贯彻这一计划的过程中,他在北京建立了一所预备学校,培训预备留学生的基础英语能力,这所学校后来成了中国最负盛名的学府——清华大学。

从晚清留美幼童谈起:中国科研队伍的现代化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