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留美幼童谈起:中国科研队伍的现代化(4)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正是痛感于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希望为中国科技进步多做贡献,2003年底,杨振宁正式回国,将其一百万的年薪全部捐赠给了清华大学研究院,并出售房屋,用于引进和培训人才,投入到青年人才培养中。
图注:邓稼先(左)与杨振宁(右),2018年杨振宁成为科学探索奖的共同发起人之一
对于科研来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
回顾新中国最早的科学研究方式,主要是由少数有家国情怀的精英引领、集全国之力的举国机制。
生长于国家危难之际的知识分子,与国家的命运结为一体。在清朝帝国的垂暮岁月,培养科学人才被寄予抵御外侮、寻求自强的道路,素有儒家精神的读书人对学有所成、报效国家也往往义不容辞,不惜死而后已。邓稼先便是生于国难深重的年代,坎坷赴海外留学,学成后毅然放弃美国优渥的生活,回国建设科学事业。
邓稼先的初衷很简单:让中国有自己的核武器。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从1958年起,34岁的邓稼先将自己科研的“黄金十年”奉献给了“两弹”,与团队在大西北的荒原上坚持二十余年: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震惊了世界。
这样的成绩离不开老一代科学家的无私奉献。但少为人知的另一点是,在新中国成立的头三十年,尽管整体经济水平落后,但在国家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倾斜之下,科研人员待遇当时在全国所有非农就业人口中水平几乎是最高的。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兴起,经济的进步,这也对之前的举国科研体制产生了冲击。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有了更多选择,而科研人员待遇却几乎原地踏步不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科研经费下降,大多数科研单位处于维持状态,人才流失严重,直到90年代中期,科研经费短缺的局面才略有缓解,但“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观点已然形成,在民众中也颇有市场。
这也影响到了大多数在这一时期出生的年轻人对知识的态度:动荡年代,求学强国是义不容辞,而在繁荣年代,知识变现是理所应当。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