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留美幼童谈起:中国科研队伍的现代化(3)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图注: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为清华大学的前身
一百五十年过去,中国的历史经过战争、建国、改革与开放,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常说科技带来社会进步,但一个完整的圈子是:一代科学家带来了先进的科技,科技带来社会进步,而社会进步影响下一代科学家队伍的变化。伴随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与个人价值多元化的表现,家国情怀、东西方现代化对弈显然已无法成为驱动人才投身科学事业的唯一原动力。
回归科学与现代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激发4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的活力?
有统计研究表明,杰出科学家作出重大贡献的最佳年龄区较多集中在25-45岁之间,这一时期是一个人创造力最好的“黄金时代”,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广博的科学知识。换言之,科学研究是“中青年人的事业”。
但从时间的维度看,25-45岁又正是个人步入成年、承担现实责任的阶段。科学技术促进了现代社会的成型,在动态的发展中,现代成年人的生活也逐渐面临物价上涨、家庭支出增加等负担。除了家国情怀,现实生活也成为了科学家的考量。解决科学家的后顾之忧,成为社会的焦点之一。
2018年,科学探索奖应运而生。
一、市场经济时代:知识需要付费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邓稼先病危之际,好友杨振宁曾与之有过一场被记入史册的对话。
当时,邓稼先因早年受到核辐射的影响,身体每况愈下,杨振宁前去探访,见到骨瘦如柴的好友,不忍其伤心,便想转移话题。想到制造两弹是邓稼先最自豪的事,杨振宁便问:
“两弹成功,国家给了你多少奖金?”
这时,虚弱的邓稼先缓缓伸出两根手指,杨振宁下意识问:“两万?”
邓稼先摇摇头,补充:“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总共20元。”两人一时无言。
生于经济繁荣时代的中国青年,回看历史,虽有唏嘘,想来却难以共情。即使是身处同一年代的杨振宁,在听到好友的回答时,也是感到十分吃惊,不敢相信。当时,杨振宁长期在美国生活,条件优渥,仅1957年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奖奖金就是邓稼先一辈子也无法想象的数字。
后来,杨振宁才了解到,国家颁发给两弹科研项目的奖金是10000元,但是以单位的名义而不是个人的名义。由于邓稼先所属的研究院人多,单位还多发了十几万元,按10元、5元、3元的等级发派,邓稼先是最高等级10元。即使如此,分到他手上的奖金加起来也只有区区的二十块。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