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机制,是现代人的自然法则(5)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同情”机制,是现代人的自然法则


2010年企鹅经典系列中的《道德情操论》书封。
第二,就当事人的情感为了和旁观者的情感达成一致而必须使自身做出改变而言,追求合宜点的过程会产生另一种类型的对称与平衡,即,非原生态的对称与平衡。
情感的对象和当事人有特殊亲密关系,当当事人的情感过强或过弱,以至于旁观者虽然有同情,但却达不到当事人所有的那种程度时,这就要求当事人参考旁观者的情感强度削弱自己的情感强度。此时唯有适中的情感才能使旁观者产生同情。“很显然,跟我们有特殊关系的对象所激发的每一种激情,它的合宜性,即旁观者能够赞同的程度,必定存在于某种适中(mediocrity)的范围之内。”
所谓适中,指的是情感的强度,确切地说,指的是当当事人与对象的特殊关系被剥离之后,当事人与旁观者在相同的语境中受相同的情感机制制约所产生的那种情感的强度。为了达到这个适中的目的,当事人需要懂得克制之道,在寻求非原生态的情感对称与平衡之美的过程中使其情感完全服从于自己的尊严和荣誉。
原因如下。
非原生态的情感对称
首先,源于身体的激情需要寻求非原生态的对称与平衡。斯密认为,源于身体的激情不能表现得太强烈,“因为同伴们并不具有相同的心理意愿,不能指望他们对这些情感产生同感,即使是完全放纵这种激情被所有的人间和上帝的法则都认为是无罪的处境也是如此”。因此,当事人在展示这种激情时总应加以克制,把它限定在情理、礼貌、体贴和谦逊的范围内并使其具有合宜性。

“同情”机制,是现代人的自然法则


《简爱》(Jane Eyre 1996)剧照。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