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的世界及其在中国的影响(11)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格非的《锦瑟》也是典型的循环型结构,“时间”是小说的主题,却始终隐藏在结构与人物的背后。“庄周梦蝶”与“锦瑟年华”成为此篇小说不可分离的意向。同一人物冯子存游离于时空之外,又穿行于故事之中,于梦中之梦演绎了跨越时空的多重角色的变迁:一个隐居的冯子存在即将被处死之前,讲述了一个赶考书生因为艳遇而耽误前程又自杀的故事;在他姐姐的梦中,冯子存又经历了茶商的世事沉浮,“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于临死前,又将刚做的梦告诉妻子:御国三十余年的皇帝冯子存身陷国难之内,而临危不惧,却被太子杀于宫中,临死前,他向园丁讲述了带有凶兆的梦:隐居几年的冯子存夜半时分因无法摆脱一个已死女性在窗外的呼唤而“朝墓地走去……”小说至此戛然而止,恰好和故事开头那个叫冯子存的隐士凌晨时分在墓地被一群村民逮住并被处死的情节想吻合,至此形成了一个“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追忆型循环结构。
梦的连环与接续成为结构小说的主要手段,它既是小说叙述的核心,又是展开人类幻象的唯一图景。死亡是转瞬即逝的形式,它只失去现在,却不会失去过去或未来,因此,格非小说中的冯子存一次次地消亡,一次次地新生,在梦的心理接续中寻找过去也就是所有的自我。博尔赫斯的他既在梦中清醒又在梦中做梦,不断创造相同的自我,在起点也是终点的延续中,拥有了现在也就掌握了一切。人生如过眼云烟,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时间。一切事物都在自己相同的轨迹中运行和重复运行。“时间”已经成为控制人类命运的主宰,这就是浸透在格非小说中的博尔赫斯式时间主题和循环结构的表现。
再次是“迷宫型结构”。作于 1941 年的《小径分岔的花园》使博尔赫斯名扬天下,他在其中将模糊真实时间和虚构空间界限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虚构”这一美学概念从此在他的艺术世界里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而 20 世纪的世界文学也大受裨益。小说表面上采用了侦探小说的形式:一战中,中国博士余准做了德国间谍,遭到英国军官马登的追踪。他躲入汉学家斯蒂芬·艾伯特博士家中,见到了小径分岔的花园。余准杀害了艾伯特博士,以此通知德军轰炸位于艾伯特的英军炮兵阵地,最后被马登逮捕。实际上博尔赫斯意不在此,他用小径分岔的花园造了一座迷宫,又借角色的口宣布“写小说和造迷宫是一回事”,而下面的话才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由相互靠拢、分歧、交错或永远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博尔赫斯将时间相对性这一深奥、复杂的哲学问题诉诸于小说形式,充分显示了他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文学才能。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