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电商快递的过去、现在、未来(21)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其二是借助数字化管理工具,聚焦成本精准管控,全网一体降本增效。 如公司全面应用转运中心创新管理模式和数字化管控工具,实现转运中心管理直达最小业务单元,精准管控岗位人均效能。随着自动化分拣设备基本覆盖公司转运中心、城配 中心,公司不断优化设备效能,提高中转效率与分拣精度,减少快件分拣次数,降低分 拣差错率;同时,公司亦全面实施全员绩效,推进管理人员绩效、岗位人员计件等考核, 并持续提升全网固定员工比例,实现智能排班优化排班结构,合理安排操作时间和出勤 人员,推进用工数据透明化,降低全网中心单票操作成本。2021 年上半年,公司人均效 能同比提升超 20%。
此外,我们建议重视公司在赋能网络,提升网络综合竞争力方面的努力。近期我们观察 公司官方公众号的描述,缩减对加盟商考核项目,下调考核力度,对 62 项考核进行了调 整,取消了 34 项考核任务。
(三)价格战的探讨:底线上的博弈
我们认为快递行业价格战的逻辑本质是量-本-利模型:价格下降->业务量增长—>规模效 应带来单票成本下降—>价格让利->业务量增长。 但以单票净利为区隔划分为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即: 良性价格循环下,单票收入降幅低于成本降幅,单票利润上行; 而恶性价格循环下,则单票收入降幅大于成本降幅,单票利润下行。
价格战的演绎要从价格战的目的出发,通常行业价格战目的以扩大市场份额、打击竞争 对手、消化库存产品等,那么从快递行业价格战的源头出发,博弈者无非三类: 新进入者抢占份额以实现快速达到网络经营基本盘的目的; 落后者通过价格手段进一步提升份额,以发挥规模效应; 龙头公司通过价格手段巩固并持续提升对追赶者的领先优势。价格战的中短期放缓其一是上述三者在博弈中达不到价格手段的目的,其二是监管引导; 而长期价格战的结束参考海外经验,则是竞争格局的完全优化。
1、海外经验看:长期结束是竞争格局的完全优化
以美国国内快递市场为例,
1)90 年代初期,美国国内时效业务市场出现了一轮激烈的价格竞争。 1991-95 年,公司在美国国内 Express 业务市场中经历了 激烈的竞争压力。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追求以及多个服务商的选择,使得价格成为 Express 寄递服务中的首选指标。 为了应对竞争,公司推出了价格相对更低的新产品 US-deferred 产品,增加了折扣力度, 由此使得业务量增加,而单票收入明显下降,但业务量和效率的提升也帮助公司降低了 单位成本。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