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格丽克|李雨轩:“会爱的那部分,会死的那部分”——格丽克的死亡之诗(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在《村居生活》一诗中,诗人写道:
死亡与无定等着我,
也等着所有的人,阴影揣度着我,
因为它并不急于摧毁一个人,
悬疑
是需要保留的因素——(242页)
这种将来而未来却随时可能到来的状态,正是死亡的永恒悬临性。在诗集《忠贞之夜》(2014)中《冒险》一诗的结尾,当朝阳升起,新的一天开启之后,诗人所疑惑的仍是,“我们已经逃脱了死亡——/还是说,这是来自悬崖的景象?”([美]露易丝·格丽克:《忠贞之夜》,柳向阳、范静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8页)这种悬临性无时无刻不侵蚀着诗人的神经,以至于她多生无常之感。“今天,你是还缺一颗牙的金发少年;/明天,就是气喘吁吁的老人。/到一无所有,真正是,仅仅是/世上的一瞬间。不是一句话,只是一口气,一个停顿。”(340页)由盛而衰只是一个瞬息,一切成功、辉煌,青春、热情,都受到无常的挑战。这是一种借由时间对意义发出的挑战,将此刻之鲜活与未来之衰朽相联通,从而消解了每一个此刻的意义。

纪念格丽克|李雨轩:“会爱的那部分,会死的那部分”——格丽克的死亡之诗


格丽克著《忠贞之夜》
但是,格丽克对死亡的书写总是与生命相交织,生命与死亡在其诗作中呈现出某种悖论性关系:一方面,生命与死亡之间的矛盾是尖锐的,死亡时刻威胁着生命;另一方面,两者又呈现出某种界限不明的含混性,这突出表现在“燃烧”这一意象上。《村居生活》中有两首名为“烧树叶”的诗作。在第一首中,诗人将烧树叶这一行为解读为“死亡为生命腾出空间,/尽量地腾空”(173页)。这集中展现了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冲突乃至斗争,还展现出一种残忍的本体性法则。而在第二首中,诗人揭示了火星这一意象在生死属性上的二重性,“那些火星显然没被击败,/只不过是在潜伏或休憩,尽管无人知道/它们到底代表着生命还是死亡”(189页)。“燃烧”作为一个独特的意象,连接着生与死,一方面是生命的疾速消耗、死亡的庞大聚集,一方面又是生命的浓烈勃发、死亡的相对退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