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态与相(8)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李—杨零点提供了一种严格判断、解释相变的方式。配分函数的零点破坏了物理量的解析性,因而产生了相变,这些零点包含了体系在相变区域的全部信息。由于物理可观测量为实数、指数函数在实数区间的非负性,平衡状态下我们仅能控制系统处在y的正实轴上。此时仅当零点逼近实轴处,如图4所示t1、t2等点,系统各种物性在其两侧发生突变,由此分割出R1、R2等不同相,而在每个相内部,物性又是完全连续的。这样相和相变的解释如此美妙,以至于两篇文章发表后,立刻吸引了同在普林斯顿研究院的爱因斯坦的注意,爱因斯坦主动邀请当时非常年轻的杨李二人来办公室讨论,据说这是两代物理学家的第一次正式会面。
图4 李—杨零点与相变的关系 (a)在复平面上参量y的零点分布,其中在t1,t2处的零点穿过实轴,将实轴分为三段;(b)压强相对于参量y的变化,其中在t1,t2处压强连续但其导数不连续,对应(c)中密度的不连续,即发生一级相变;(d)零点对应的压强—体积曲线,也可以分辨出三个不同的相[31]
遗憾的是,由于零点分布在复平面,难以在物理上直接探测到,长期以来被认为仅是一个数学概念。在1969年,Michael E. Fisher将其拓展到正则系综后[33,34],理论上就再没有突破。尤其是在70年代后,Kenneth G. Wilson提出了不同的研究路径,将重正化群思想引入统计力学,完整解释了包含临界指数、普适类在内的临界行为[35,36]。学界兴趣的转移,加之作为开创者的两位先生转向了研究粒子物理方向,使得杨—李理论的研究进展更加寥寥。在此期间,反而是实验有所成功,零点的直接探测工作由国内完成。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刘仁保提出理论方案,并在2015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彭新华、杜江峰等人完成实验,首次观测到了自旋体系的李—杨零点[37,38]。他们把一个自旋作为探针,与待观测零点的体系耦合,通过探针的动力学行为(如自旋时间关联函数),将复空间信息转换到时间轴上,从而探测到了零点在复平面上的位置(图5)。
一甲子再回眸,杨—李理论才首次被实验验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