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苏东丨《汉书·五行志》体例覆覈(1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当然,《五行志》中也有不少未具出处的事例发生在刘向身后,而从其对事例的分析来看,似乎也非出自刘歆,此恐为班固所作,例如“平帝元始五年七月己亥,高皇帝原庙殿门灾尽”事[47],其所述之事在平帝时期,自非向所得见,而其以王莽篡汉为咎由,显然也不会出自刘歆,且该事最终述及王莽“卒夷灭”,亦在刘歆身后,故此事似为班固仿照向、歆父子分析灾异的思路而自撰之文。
(七)《汉书·五行志》以“一曰”“或曰”载录时人异说,或系照录自刘向《洪范五行传论》,或系班固自撰。
《五行志》多有以“一曰”“或曰”引起之说解,其具体出处为何,令人颇费思量。不过,结合他书所引刘向《传论》,我们发现,这些异说有部分应为刘向《传论》所引,而为班固照录者。
首先,根据《传论》佚文,可知刘向确有以“一曰”引用他说之例:
《洪范五行传》曰: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而为寒暑。若南失节,晷过而长,则为寒,退而晷短则为燠。人君急则晷进疾而寒,舒则晷退迟而燠,故曰急,恒燠若。一曰,晷长为潦,晷短为旱。奢者为扶。扶者,邪臣进,正臣,君子不足,奸人有余。(《开元占经》)[48]
“听”《传》曰:不聪之象见,则妖生于耳,以类相动,故曰有鼓妖也。一曰,声属鼓妖。(《南齐书五行志》)[49]
进一步,我们比照《五行志》中的“一曰”“或曰”,发现有些确实可以通过与《传论》佚文的比对而知其出于刘向,例如:
成公十六年“正月,雨,木冰”。……刘向以为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木者少阳,贵臣卿大夫之象也。此人将有害,则阴气胁木,木先寒,故得雨而冰也。是时叔孙乔如出奔,公子偃诛死。一曰,时晋执季孙行父,又执公,此执辱之异。或曰,今之长老名木冰为“木介”。介者,甲。甲,兵象也。是岁晋有鄢陵之战,楚王伤目而败。属常雨也。[50]
《隋书五行志》亦引此事:
《洪范五行传》曰:阴之盛而凝滞也。木者少阳,贵臣象也。将有害,则阴气胁木,木先寒,故得雨而冰袭之。木冰一名介。介者兵之象也。[51]
据《隋书·五行志》,则《汉书·五行志》中“或曰”所云“木冰”为“介”之事实见于刘向《传论》。
又,这段材料在《五行志》中被置于“五行—木不曲直”部分,其依据是“刘歆以为上阳施不下通,下阴施不上达,故雨,而木为之冰,氛气寒,木不曲直也”[52],将咎由归于阴阳之气不能互通。但从刘向的分析来看,他认为咎由之关键是“阴之盛”,是贵臣将有害于君上,故以叔孙乔如乱上及公子偃之事为应,而这与刘向关于“恒雨”的灾异分析是一致的:“夫不敬其君,不从其政,则阴气胜,故曰厥罚常雨。”[53]因此,本节之末的“属常雨也”显然正是刘向对“雨,木冰”事件的定性。由此也就可以知道,《五行志》自“刘向以为”至“属常雨也”皆为刘向《传论》之文,其“一曰”“或曰”皆刘向引文,而为班固所袭。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