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研究(12)
2023-04-29 来源:飞速影视
例如,假设我们遇到的某人没有通常的五种感官,而只有三种:视觉、触觉和听觉。我们可能会感到困惑,但我们仍然应该称他为人。如果他比正常人多三个感官,那也是一样的。但是假设我们遇到了一个看起来像人但又聋又瞎,没有任何触觉、嗅觉或味觉的人。他仍然会被视为一个人,尽管他是一个严重缺陷的人。但是进一步假设我们发现这个生物看起来像一个人,只是它根本没有感觉器官。他还能被称为人吗?不,动物?不。植物?并不真地。在我们的语言中,没有这样一个存在的词。我们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这里,我们想象了一个人的例子,参考一个谓词,“拥有感觉器官”。我们发现任何东西要想成为人,就必须有某种感觉器官;在“人”和“拥有感觉器官”之间有一种本质的(必然的和不变的)关系。自由想象变化的结果是这种基本联系的陈述。由于关于现象的陈述是关于本质的一种陈述(反之亦然),因此从这个过程产生的陈述是现象学的陈述。
“认识论圈。”
现象学陈述是在存在被并保持括号的情况下做出的。如果是真的,它们不是因为它们描述了我们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它们也不是真的,因为它们得到了对特定物体或事件的一系列观察的保证。因此,它们并不像经验概括所暗示的那样暗示特定对象的过去或现在存在。在现象学陈述中所断言的全部内容是,如果任何存在是一个人的例子,那么它必须具有感觉器官。因此,我们对属性的必要关系作出了断言:凡具有作为人的属性的东西都必须具有具有感觉器官的属性。
这就是自由想象变化的方法。它似乎为之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提供了答案——如何从一个例子中推导出一个现象学陈述。但同样的程序也可以说是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即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例子是否被准确描述——描述是否包含所有基本谓词,以便描述的事物可以正确地被称为某种对象的一个例子。因为,一旦我们弄清楚了所举例说明的那种事物的不变特征,我们就可以说该示例是否包含所有这些必要的特征。但是,使用自由想象的变化来回答这两个问题当然是循环的;我们通过自由想象的变化从任何给定的例子中推导出现象学陈述,然后确认原始例子被准确描述,因为它具有在现象学陈述中表达的不变特征。似乎我们需要一个独立的标准来决定任何给定示例的描述的准确性,但是在现象学家的著作中没有讨论过这种独立的检验。因此,现象学方法在第二种意义上似乎是循环的,可以称为“认识论循环”。
正如我们所见,现象学是循环的,因为它在使用它的同时阐明了它自己的方法(方法论循环);它也是循环的,我们现在看到,因为它通过引用例子来证实它的陈述,然后通过引用从它们衍生出来的陈述来证明对这些例子的描述的准确性(认识论循环)。我们现在必须表明,我们之前对方法论圈的主张——它的存在不能被解释为反对现象学的论据——对于认识论圈也是正确的。这将通过对“包围存在”的第二种意义的检验来论证。在这第二种意义上,“包围存在”是指从非反思性思维到反思性思维的转变。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