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唯识法相宗体系的构建,除佛教因素外是更深层次的逻辑学试探(6)

2023-04-30 来源:飞速影视
"经史子集"中只出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萌芽,但是中国长期以来"天人合一"的观念使得文学、历史以及哲学混杂在了一起,没有孕育出专门的本体论学科或者是认识论学科。真正在中国盛行的是类似于《论语》这样的格言学,而且绝大部分的内容是偏向讨论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的内容,即便是出现了《淮南子》这样讨论世界观的著作以及《老子》这样具有本体论意识的著作,也往往缺少完备的逻辑推导过程,这是显而易见的一个现象。

玄奘唯识法相宗体系的构建,除佛教因素外是更深层次的逻辑学试探


自佛学传入中国之后,其深邃的思想和庞大的内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佛教在"四谛"、"十二因缘"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关于本体论、认识论以及世界观的诸多著作,填补了中国哲学固有的漏洞。但是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不得不摒弃自身繁琐的逻辑论证,以便于更好地传播以及为大众所接受,到了唐朝初年佛教的逻辑学也就是因明学实际上已经不再延续。而南北学僧们在关于"佛性有无"以及"一阐提众生皆能成佛"的争论过程中,也极大地暴露了佛教义理的衰败,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明学的不传。

玄奘唯识法相宗体系的构建,除佛教因素外是更深层次的逻辑学试探


玄奘大师是中土成长起来的高僧,他不仅熟稔佛教经典,对于儒家乃至道家的经典也有所涉猎的,玄奘其人与鸠摩罗什三藏同为佛教最著名的译经家,他们对于中国本土的文化涉猎是相当广泛的。玄奘其人幼年出家,而后云游各地学法弘法,他目睹了当时学僧的良莠不齐,也反思了中国传统哲学长久以来的漏洞。玄奘大师的因明著作大部分已经不传,我们能够从其弟子窥基大师的著作中窥探其对于学术的态度,《因明大疏》由杨文会1895年于日本取回刊印,重续了汉传佛教因明学的正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