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张旭鹏:全球思想史的兴起与作为“织工”的历史学家(6)
2023-05-04 来源:飞速影视
而同一个作者的不同文本也是不一样的,以卢梭为例,他是一位很矛盾的作家,应当把他看作理性主义者还是浪漫主义者?一个正常人还是受迫害狂?这在不同的文本中有不同的表达。此外,语境主义只是提供了对思想史的一种阐释。这种阐释应该与文本研究的内在因果关系相结合,形成文本和语境的互动关系。张旭鹏研究员认为,这本文集中的很多文章都在重新探讨语境和文本的关系,这在某种意义上肯定了文本的重要性。第四个问题是重建过去和阐释过去之间的关系。比如,在研究过去的思想时,是竭力还原当时的思想史,还是从现在的角度对之予以解释?所以一些学者把思想史的文献分为两类:一类是文献性的(documentary),能够“客观”体现过去之思想;一类是著作性的(worlike),比如小说等。这两种文本都有助于我们对过去思想的理解,但是它们的使用途径不一样,前者主要用于科学的、客观的研究,后者则可以用来解释当时的思想环境。
但是,我们要避免两种极端,一种是客观主义的,能客观还原或再现过去的思想;一种是体现了克罗齐所谓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当下主义(presentism),即完全站在当前的立场去解释思想。过度的阐释可能会脱离文本的内在逻辑,距离文本原初的含义越来越远。上述种种问题最终归结到思想史研究要走何种路径。是斯金纳的语境主义,即阐释的、语言学的路径;还是达恩顿的社会史、文化史的研究路径?亦或重新回归文本或观念自身?。但不管怎样,这部文集中所体现的思考都是对洛夫乔伊过时的“观念史”的摒弃。
2014年,另一部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文集《再思现代欧洲思想史》(
Rethinking Modern European Intellectual History
)出版,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代欧洲思想史》一书的致敬。这部文集的主要目的是探究21世纪现代欧洲思想史研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这部文集的作者同样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很多作者虽然我们并不熟悉,但也有一些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声望,并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关注,其作品也被引介到中国,比如《最后的乌托邦:历史中的人权》(
The Last Utopia: Human Rights in History
,2010;中译本由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版)的作者,1972年出生的塞缪尔·莫恩(Samuel Moyn);《什么是民粹主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