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小波|何以安民:现代国家“根本性议程”的赓续与创制(1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对唯民主义的推崇,催生了李大钊反英雄主义的冲动。19世纪初,“全欧之人,胜一拿破仑”,唯民主义战胜了英雄主义,奠定了19世纪人类文明的走向;1916年,欧洲战事正酣,若威廉二世获胜,有可能产生一种“新英雄主义”。“唯民主义乃立宪之本,英雄主义乃专制之原。”
在李大钊看来,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新的时间窗口。他分别评述了加莱罗(卡莱尔,1795—1881)、耶马逊(爱默生,1803—1882)和托尔斯泰(1828—1910)对英雄与民众的论述,批评加莱罗、耶马逊“以神秘主义为据,以英雄政治为归”,“独‘托’氏之论,精辟绝伦,足为吾人之棒喝矣”。李大钊确信,“唯民主义可以勃兴于十九稘,英雄主义则断不能复活于二十稘也”。
20世纪初,实行代议制的国家虽有增量,但也有不少代议制政府的前景黯淡。李大钊对代议制的评价非常审慎。“代议政治虽今犹在试验之中,其良其否,难以确知,其存其易,亦未可测。然即假定其不良、其当易,其起而代之者,度亦必为校(较)代议政治益能通民彝于国法之制,决非退于专制政治,可以笃信而无疑焉。”显然,李大钊正在探寻比“代议政治”更为合理的政体。
综上,民惟邦本与宗彝,是李大钊民彝思想的历史起点;西方的宪制、民权、自由等价值是其落脚点。古者之宗彝是一个被供奉的神器,今者之民彝则是一个能动的力量。古者之宗彝必须遵守礼的法则,今者之民彝则要体现“时代之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彝可以理解为“人民的法则”,但这并非以今代古,以西替中,它除了包含一些西方普遍性的价值外,同时带有强烈的民本主义、反英雄主义色彩。李大钊的民彝思想试图汇通古今与中西,确立一个人民至上的现代政治原则。
留日三年,李大钊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此前他的注意力放在寻觅一个“最良好的政体”或谋求对共和体制的修复与巩固之上;留日期间目睹国体及政体无常反复,导致国家与社会的脱序,国民已无力承受国家体制的屡变之累,其注意力已从体制内的调适转到“改进立国之精神”,而民彝于根本性议程之解决是最重要的“精神”条件。
此间,李大钊思想复杂,甚至不乏内在张力。在理性上,他心仪英国温润的保守传统与宪政体制,但又不是一个痴狂的宪法主义者或议会主义者;在情感上,他目睹政局之紊乱,国民之麻木,内心有一种激进的反传统、反英雄主义的倾向,但又依恋传统资源,且将国运之兴盛寄希望于“聪颖优秀者”。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