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别于其他媒介的现实表达:用理论让电影“发酵”(1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借用类型元素
梅:其实我们系里面的剧本教学,这些年也比较强调类型片的写作。因为在学业阶段强调类型片的重要性,对年轻人的编剧训练,对他日后职业成长很重要性。这是一种期待,实际上很多同学他们其实更愿意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成长,写他熟悉的青春,这些我们都不会阻拦的。您作为职业导演走到今天,回过头来再看刚才说的两种编剧写作的选择,您有没有一些经验来分享。因为我们看到,后面作品比如《江湖儿女》在作者电影的思路里面,其实也在尝试商业类型的元素。
贾: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一个很大的普遍的现象,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什么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家在天性里面都有自己的偏好,很难免的。
比如说偏向于作者型自我表达的,那是很顽强很旺盛的一种写作冲动。喜欢这样的电影也是很自然的,但是相应来说你要了解这种电影的完整世界,你不能只知其一,你要接触跟进入另外一种类型。
比如说我们谈到日本电影,如果只知小津安二郎,不知沟口健二,就等于你对电影的了解是50%。那只知小津安二郎跟沟口的,而不知道大岛渚,那你对那样一种社会运动式的电影也有认识欠缺。从涉猎的广度来说,我觉得专业的学习就是让大家要知其一还知其二,有一部分是天性里面亲近的靠近的,有一部分可能是不熟悉的,那要去了解、去亲近、去学习它。
从一开始创作,我自己没有想到后来会跟类型结合得这么紧密,但是到了2013年《天注定》的时候,我突然觉得非常需要类型。为什么呢,因为现实变了,现实出了新的问题,我被突发的暴力事件吸引了。然后我就去收集这些材料,主要是深度报道这种。去读这些故事的时候,我感觉读到的全是类型。特别像《水浒传》,或者也特别像胡金铨的电影《侠女》这样的电影。为什么需要类型,一方面是故事的原型,故事最基本的叙事,很像中国经典的类型故事。

一种有别于其他媒介的现实表达:用理论让电影“发酵”


《天注定》《天注定》里很多人物的造型完全是按照张彻电影里面那种年轻的侠客来做的。片子诸多的元素——叙事、造型,其实都在往类型的角度推,因为我想表达的是,暴力是一个自古就有的,伴随人类亘古的解决不了的问题。不是说《天注定》就要拍成类型片,它不是,但是它里面充满了类型的元素。这其中包括程式化,主人公完全是京剧式的出场,衣服也是程式化的,基本上快能分生旦净末丑了。由此来延伸出新的东西,作为现在跟古代的一种暴力主题的衔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觉得需要调动类型的经验,通过学习来支撑我的创作需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此一时彼一时。今天想拍这样的电影,需要这样的电影知识储备,到明天可能就变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