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别于其他媒介的现实表达:用理论让电影“发酵”(17)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Q:我想听您讲关于江湖和武侠的电影,特别是《天注定》您已经说了一点点,然后再到《江湖儿女》。
贾:其实说《江湖儿女》要先说《山河故人》,因为《天注定》之前,我的上一个故事片是《三峡好人》。大概时隔了7年,等于7年间我没有拍剧情片,然后到《天注定》就突然非常想拍剧情片。因为那个时候微博正是最发达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删帖,所以很多类似的突发暴力事件都被爆发出来,这些事件大部分我第一次听说都是在微博上。所以当微博这种媒介进入我们生活之后,你会发现信息的密度非常高,你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没有被报道出来,还是说这个世界变成这个样子。
收集了这些资料之后,我就开始看景。先去了山西,然后去了湖北,最后去的重庆,再到广东,那个时候其实还没有决定我究竟是拍哪个故事,因为没有想到要4个人物都拍。当时大概有八九个故事,我是想走一走,看哪一个更可行。因为新闻报道都是抽象的,没有什么细节,没有人物关系,在看景的过程中,我希望能够发展出这些细节,然后来判断哪一个更容易拍。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觉得发现了它类型化的特点。揣摩这些故事,越看越像《水浒传》,那时候流行用古文来写嘛,我还试着把一段写成了古文,写出来后i就感觉很像刺客列传什么的。另外我还发现,应该同时拍几个人物,因为感觉到任何一个单一的故事都不能够把当时那种暴力的密集度拍出来。作为个案,只是一个个案说它很强烈,比如说王宝强杀手的故事,他很强烈,但是他就是一个人。那个时候我隔三差五就有这样的想法,怎么把这种暴力的频发性拍出来。
后来我就决定同时拍4组人物,然后让他们之间有一点微弱的关联,但是没有实质的关联,在一部电影里面并置4个暴力故事,因为我并不是对单一的暴力事件感兴趣,是对那个阶段怎么那么多暴力事件感兴趣。所以就有了天注定的两个创作的决定,一个是借用类型片,一个是借用武侠片。
拍完这部电影之后,生活的感受是外在的那种变化已经一目了然了,从绿皮火车变成高铁,你像王宝强骑摩托车,高铁正在修。到赵涛演的小玉的时候,高铁已经开通了,跟男朋友分手,然后是手机、互联网这些东西开始进入,外在的这种世界变化,我觉得我拍了很多,包括《三峡好人》的时候已经在拍这些东西。
从那时候还开始意识到,人和人际关系里面内在的这种变化以及不变的东西,所以到《山河故人》的时候,我想拍一个纯粹的情感故事,就是进入核心的中国人的基本人际关系里,夫妻关系、母子关系、父女关系、母子关系,就是这种传统的、是永远伴随人类的人际关系,在当下它是什么样的情况。但是到了拍完之后,突然觉得我想拍那些内在消失的东西,江湖是一个在内心世界消失的东西,它作为最浪漫的或者说最传统的中国人的乌托邦,江湖其实是一个乌托邦。我也一直在筹拍武侠片,我总在想小时候我们最初看武侠片和小说的乐趣在哪?那种原始的魅力是什么?我一直试图在捕捉这种乐趣,就好像看卓别林的电影,你会意识到电影是个活动影像。这个乌托邦首先就是有一种让人们兴奋的、以及关乎人和人的处事原则,忠诚、义气、永不背叛这些东西。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