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别于其他媒介的现实表达:用理论让电影“发酵”(9)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我记得你曾提到,在电影学院4年的学习中,对你最重要的一门课是“世界电影史”。你能从这个思路里面给大家再做一些分享吗?
贾:大家对当代电影比较热衷,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些电影跟我们的生活感受最契合。今年电影手册邀请很多导演来评他们2010年代最喜欢的十部影片,我的评的十部里有一部是《橘色》,是美国导演肖恩·贝克拍的。很多人说那个电影是讲变性人,贾樟柯会对这个感兴趣,感觉好像很意外。
但其实我除了对这个电影所阐释的内容感兴趣之外,还因为它尝试了新的技术手段,就是全部用iPhone来拍摄,是属于最早用iPhone来进行创作实践的(长片),而且它的场面调度里面也有迥异于传统摄影器材的拍摄效果。它作为当代电影确实有当代的文化信息,也有当代的电影技术信息,是一个应该被引起注意的电影,所以我选了它。当代电影天然地对于大家来说是有吸引力的,但是作为系统性的学习,我刚才讲到院校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院校的教育是系统性的教育,比你东一下西一下的学习更好。这个系统性,它由两个线索来构筑的,一个是电影理论自身的发展线索,它代表着电影理论观察、电影创作实践,包括技术改变所带来的一切变化,以及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是有迹可循的。对于导演来说,任何一种对电影艺术的延续,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创新,是建立在你对电影史完整的发展脉络的了解之上的。
电影理论正是呈现这种发展脉络的最好的一个学习的途径。
另外一个系统性就是电影本身的。我们一直说所谓专业电影工作者,专业这两个字体现在哪?它可能就体现在系统性上。当一个东西出现的时候,你能横向或者纵向地去理解它,这样创作时不会那么一惊一乍。有时候当我们非常雀跃地以为自己很有创造性地拍了一部电影,但是如果你有严谨的电影史知识,你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没创造,或者如果你有思想史的学习的话,你也没有给人类提供更多新鲜的角度,你会很沮丧,但这个沮丧是好的,因为你会继续去理解自己的媒介,继续去跟自己的生活对话。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系统性的知识经验的话,你是判断不了的。
真的,这三年来中国网络评论里经常出现一类说法,就是“打破了影史**”、“史上最**”,我看了就觉得好笑。你读过电影史吗?怎么就史上最什么?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